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學者研究 國姓客語文化 出現斷層

2007/05/08 06:00

客家籍人口 佔全鄉五成四

〔記者佟振國/國姓報導〕國姓鄉號稱鄉內七成民眾為客家籍,但行政院客委會的調查結果僅約五成四,學者研究調查也就年輕世代對母語、傳統文化接觸日益疏離提出警訊,將導致「福佬化」的趨勢更加明顯。

客委會於民國九十三年針對國姓鄉客家人口進行調查,透過戶籍、族群遷徙等方式,發現鄉內客家人口佔百分之五十三點八,與一般民眾普遍認知的七成有段差距,雖然比例還遠多於屏東縣萬巒鄉的百分之三十二點四,但萬巒當地說客語的風氣仍盛於國姓鄉。

對外說閩南語 在家說客語

國姓鄉誌編輯委員高師大教授吳中杰,去年針對鄉內的語言接觸與族群認同發表研究報告,認為受到南投縣優勢語言台閩語的影響,大部分客家居民對外使用閩南語,只有在家裡說客語。

吳中杰調查全鄉客語保留完整性,以南港、北港、大旗、長流、長福、長豐村較佳,縱使客家族群佔多數,但村民大會開會過程仍使用閩南語,僅南港村以客家話為議程主要語言,堅持自己的母語文化。

接觸疏離 福佬化更加明顯

吳中杰也認為,國姓鄉的福佬化是草屯鎮福佬化的延續,地理位置與主要交通動線是關鍵,日治末期已經有許多福佬人由草屯進入國姓鄉尋找山區工作機會,民國五十年代以後,國姓青壯人口外流工作進而與其他族群通婚,使得家庭語言也逐漸改變。

目前有些中年人已經不太會說客語,在三代同堂的家庭祖父母會以客語與兒孫溝通,子女與父母則以國語、閩南語溝通,形成隔代斷層,值得相關單位重視。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