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友善可親環境 淡水明年施作
2016/12/30 06:00

淡水公所規劃在淡水禮拜堂前打造「陳澄波戶外美術館」。(記者李雅雯攝)
〔記者李雅雯/新北報導〕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推動「營造友善城鄉環境」補助遴選,淡水區公所獲「拔尖級」殊榮,最高可獲二千萬補助,淡水區公所規劃出八大項目,以融合在地意象、友善可親為概念主軸,明年即可上路施作。
「生態工法公園」將進行公園翻修,引入「海綿道路」鋪面,讓步道發揮儲水、降溫功效;另也強調生態營造概念,種花種果樹,將鳥兒帶回公園。「魚菜共生示範點」導入社區鄰里,讓里上有機會營造魚菜共生系統,菜葉則可為老人共餐加菜,此項規劃已讓好幾個里長躍躍欲試,亟欲爭取。
因應大部分民眾仰賴智慧型手機聯絡事務,淡水區公所將選出據點加裝手機充電設備,目前已先敲定捷運淡水站對面的候車亭施作。
其他規劃項目尚包括「和平公園文學步道」、「陳澄波戶外美術館」、「在地意象遊樂器材」、「農業休閒區推廣」、「友善公廁」等。
環保署此次補助遴選,除了原定名額外,政黨輪替後又多增列十四個名額,這也讓原有經費稀釋,「拔尖級」入選者原最高可獲六千萬元補助,驟降到兩千萬元。
淡水區長巫宗仁指出,最開始以六千萬元做發想規劃,由於補助款項驟減,計畫項目不刪減,但縮小規模。

淡水公所規劃「和平公園文學步道」,將把知名淡水詩詞作家作品融入在地硬體中。(記者李雅雯攝)
-
屏東林管處與木業商合作 開發疏伐木多元用途
-
輪椅族的委屈:「有完善公設就不必依靠同理心」
-
永慶房屋逆勢徵才搶市佔 加碼最高36天「有薪福利假」
-
勞動黨、綠黨議員聯手 要求竹縣施政以人為本
-
日本專家曝關鍵 日行萬步好輕鬆!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