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深海觀測、採樣 台製「載台」研發成功

2016/12/18 06:00

深海拖曳式光纖探測系統FITS在海中拍攝到大量壯觀的碳酸鹽礁與生態(中山大學與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提供)。

中山大學研發 能在2630公尺海底作業

〔記者洪定宏/高雄報導〕由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主導研發的「深海拖曳式載台」,能在深達二六三○公尺的海底作業,透過HD高畫質攝影機與兩千萬畫素的照相機,清晰可見豐富海底生態與地質地貌,成為深海觀測及採樣的重要工具,已應用在台灣西南海域天然氣水合物新能源、東北海域海底礦產資源的探勘調查。

「深海拖曳式載台」意指透過研究船絞機電纜佈放到深海,隨船移動進行觀測、量測、採樣的水下載具,配有攝影機、照相機、聲納、採樣器等設備;研究人員在船上操控載台系統,並即時觀測從深海上傳的影像和量測資料。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院長王兆璋強調,「深海拖曳式載台」關鍵零組件與核心控制系統都是台灣製造研發,擁有自主的技術與維修能力,不再受制於國外昂貴設備與技術,未來將開發具備推進能力的「深海動力探測載台」,以擴大深海探測效率及範圍。

以往向外國購買 維修及性能提升難

王兆璋指出,過去深海探測載台及設備都要向外國購買或透過國際合作引進,在無法掌握核心技術條件的情況下,後續維修與性能提升困難重重。

因此,研究團隊利用台灣優越的加工能力,以及在半導體電子產業的製造設計能力,首先開發出第一台「深海拖曳式攝影系統」(ATIS),並將其視訊系統與複管岩心採樣器整合,進一步開發出「視訊導引複管岩心採樣器」(V-Corer),建立屬於國內自主的深海載台技術開發與維修能力。

另一台「深海拖曳式光纖探測系統」(FITS),利用光纖電纜絞機進行佈放、回收、通訊、供電,其光纖寬頻通訊的特點,能達成即時傳送高解析度影像與高資料量的聲納探測資料,不僅提升不同感測裝置的整合彈性,也讓科學團隊在研究船上立即掌握與比對多樣探測資訊。

相較於ATIS與V-Corer透過電池供電,FITS在供電無虞的情況下,能提供更久、更有效率的深海探測作業,大功率照明也提升水下攝影的影像品質。

另外,研究團隊開發的長距離即時寬頻資料傳輸與命令控制技術「水下載具通訊裝置」,也於今年獲得中華民國發明專利。

深海拖曳式光纖探測系統FITS。(中山大學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