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蹟舊台南地院 修復啟用

舊地院大廳內部裝潢相當細緻。(記者王捷翻攝)
〔記者王捷、洪瑞琴/台南報導〕已有一○二年歷史的百年古蹟台南地院原址,歷經十三年調查修復,昨天舉行修復竣工啟用,司法院長許宗力指出,任何的改革都要以人民觀點出發,修復地院原址也讓民眾可以親近古蹟。市長賴清德在啟用典禮致詞,但未參加剪綵即提前離開,引發外界諸多揣測。對此,賴清德回應表示,因早上十點半要參加東區一位里長告別式,要趕去點主,離開時有向司法院許院長、蔡副院長、呂秘書長、地方法院院長說明,外界「深度誤解了」。
與總統府、台博館並列日治經典建築
舊台南地院由日治時期建築師森山松之助規劃設計,一九一四年落成啟用,擁有精緻門廊、華麗門廳、動感圓頂,於一九九一年被指定為國定古蹟,與台北總統府、國立台灣博物館並列日治時期台灣三大經典建築。
許宗力出席修復竣工啟用儀式時說,一般民眾對於司法是什麼,法院如何保障民眾權利等問題概念模糊,甚至以原始的、直覺的正義感來判斷事情,並對司法作出不公的指控,導致人民對法院信賴度不高。希望藉由舊台南地院現址舉辦的司法文物展覽,作為民眾與司法溝通的橋樑,拉近彼此距離,也可以達到法治教育的功能,形塑司法親民的形象,了解司法始終為人民守護的不變理念。
國定古蹟台南地方法院舊址見證台灣司法的演進,已逾百年、莊嚴典雅的巴洛克式建築,歷經長達十三年多局部解體調查、考古、修復,修復竣工啟用典禮同時舉辦一系列司法文物特展與活動。包括台南地院歷史沿革、區位變遷、古蹟建築特色、修復過程等,希望喚起全體司法人的共同記憶,期許古蹟的未來,繼續保存、傳承屬於我們自己的歷史,及作為司法與民眾溝通的橋樑,希望民眾徜徉於雕琢精細的古蹟建築之餘,也能親近司法、了解司法,進一步深化人權與法治觀念。
台南地院舊址的建築特色結構宏偉,具巴洛克式繁複豪華風格,採非對稱手法的空間處理,氣象萬千。有主、次兩個出入口,東側進出門之上方造型為胖粗形之圓頂,為主要入口;西側進出門之上方則設計為瘦細形之高塔,為次要入口,圓頂塔樓及方形高塔構成不對稱平衡。五十八年因西側高塔樓龜裂傾斜、地基下陷,有倒塌危險,經成功大學鑑定為危樓,遂予拆除。
司法文物特展內容結合古蹟建築特色與司法院為籌設司法博物館多年來蒐集的司法文書、史料、照片與文物,規劃列柱大廳等十五大主題。

地院原址剪綵時,獨缺地主市長賴清德,引起外界無限聯想。(記者王捷翻攝)

舊台南地院由日治時期建築師森山松之助規劃設計,1914年落成啟用,與台北總統府、國立台灣博物館並列日治時期台灣三大經典建築。(記者王捷翻攝)
-
台南地院修復啟用 賴清德:司法愧對人民
-
百年台南地院 禮運大同牆算古蹟嗎?
-
永慶房屋逆勢徵才搶市佔 加碼最高36天「有薪福利假」
-
百年古蹟台南地院修復完工 賴清德趕攤提前離開
-
宜市五穀廟可望列古蹟 廟方堅拆重建
-
日本專家曝關鍵 日行萬步好輕鬆!
-
宜市五穀廟月底列古蹟? 廟方堅持拆除重建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