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批地景藝術效益 縣府:具教育意義
嘉義縣府今年四月在縣治特區設置大型雕塑藝術品。(記者林宜樟攝)
擬斥資1800萬元設置惹爭議
〔記者林宜樟/嘉義報導〕嘉義縣議員林寶瓶、詹琬蓁昨天質詢縣府擬斥資一千八百萬元,邀請國內外藝術家在縣治特區製作地景藝術品,「縣府花大錢設置藝術品,許多縣民認同度不高,效益不彰」;副縣長吳芳銘回應表示,地景藝術創作可提升縣民文化素養,具有藝術教育意義,國內外藝術家到嘉義縣創作,更能把嘉義縣行銷到世界。
吳芳銘說,今年嘉義縣國際地景藝術創作,邀請國內外藝術家在縣治特區設計十件作品,縣府文化觀光局經費預算為一千八百萬元,策展公司再回饋國際知名藝術家黃色小鴨創作者弗羅倫泰因‧霍夫曼,及國內雕塑家彭郡茹各一件作品;霍夫曼的創作費用為兩百五十萬元,製作安裝費用為一百五十萬元,彭郡茹的作品材料設計費用為九十萬元,總共四百九十萬元,此部分為加值方案,縣府不需再另外付費。
林寶瓶、詹琬蓁昨質詢時,舉霍夫曼作品「泡泡樹蛙」不鏽鋼烤漆地景藝術,高五百五十公分、寬九百一十五公分,厚二十公分,當場請縣府局處長估算經費約需多少?政風處長陳昭孔說「二十五萬元」,建設處長林永福回答「三百五十萬元」,由於金額落差相當大,引來議場一陣討論。
林寶瓶、詹琬蓁認為,縣府今年四月已由遠雄集團捐贈一千萬元製作八件地景藝術品設置在縣治特區,年底又耗資一千八百萬元,花費大筆機票、飯店錢邀請多位國內外藝術家來製作地景藝術品,許多縣民並不認同花大錢設置藝術品,質疑連縣府官員也沒在看,縣府花大錢,效益不彰。吳芳銘強調,地景藝術品具有藝術教育意義,潛移默化可培養民眾藝術素養,也需做投資。
學者建議參考國外帶學生參觀
嘉大視覺藝術系兼任助理教授戴明德指出,嘉義縣雖是農業縣,但設置藝術作品有其必要,而作品應要與設置空間相呼應,建議有更多作品能設置在各鄉鎮市;藝術品設置後,應安排導覽及參觀活動,國外許多學校會帶學生參觀公共藝術,現場繪畫創作,建議縣府參考此作法,提升培育藝文素養。
議員詹琬蓁質詢「泡泡樹蛙」藝術品的經費,引發討論。(記者林宜樟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