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地新建案 建商須設監測系統
新店區達觀里經由參與式預算,由居民提案票選決定建置山坡地監測系統。(記者何玉華攝)
103年起強制建置 完工後移交管委會
〔記者何玉華/新北報導〕風災、地震越來越頻繁,新北市山坡地佔了全市面積的八十八%,山坡地社區高達兩千多個,新北市府要求新開發的山坡地社區,建商必須建置監測系統,完工後移交給社區管委會,並進一步推動以智慧防災取代傳統的監測系統,讓住戶可以隨時了解社區的水保設施維護。
工務局公寓管理科科長陳德儒說,民國一○三年一月一日起,規定山坡地建案在取得使用執照前,必須提報建置完成監測系統,並與廠商簽約至少三年,監測邊坡、擋土牆的穩定性,並列入移交給社區管委會的事項,以降低災害造成的衝擊;一○三年以前的山坡地社區則由技師進行體檢、輔導,目前持續輔導中的有八十九處社區,其中有六處已經由管委會自行決定設置監測系統。
陳德儒說,有了監測系統,資料仍須人工判讀,缺乏即時性,因此年初擇定大台北華城做為智慧防災示範點,在社區內選擇一處坡面設置儀器觀測坡面的變化,並連結到社區的管理系統,居民隨時可以透過系統查詢到水保設施維護的情況,提早因應以增加保障。
山坡地防災 朱立倫:導入科技、大數據
工務局昨天邀請學者及實務界專家舉辦「山坡地社區智慧防災暨風險管理研討會」,朱立倫致詞表示,要將現代科技與大數據導入山坡地社區防災,透過智慧防災偵測了解土地含水量、坡地警戒值,讓民眾即時接收準確的山坡地資訊,提升居民自主防災、避災的能力。
青山工程顧問公司總經理廖瑞堂表示,坡地自動化監測,可以讓疏散避難工作精緻化,但也需要政府、專業單位、居民合作,才能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及工程措施。
台灣科技大學副教授謝佑明說,應用智慧聯網、物聯網、雲端及3D視覺化的技術,可以打造低成本、高效能的智慧防災社區。銘傳大學副教授莊睦雄分享他輔導社區防災的經驗,提出建立跨域合作機制及推廣企業防災觀念,企業若能提供資源、經費,與社區合作建立防災社區,則能形成區域聯防。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