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市垂楊路僅存楊柳樹 梅姬吹倒

位於嘉義市垂楊路、文化路口這棵柳樹,是垂楊路碩果僅存的楊柳樹。(資料照)
〔記者王善嬿/嘉市報導〕梅姬颱風風強雨驟,嘉市垂楊路嘉義女中前僅存的一棵楊柳樹,不敵強風摧殘,昨天被民眾發現樹幹裂成兩半倒地,有人感嘆柳樹見證垂楊路歷史的美好記憶終結,也有網友在臉書留言「倒楊(陽)了」,由於垂楊路路名諧音「垂陽」,暗諷市政恐怕一蹶不振。
網友嘲諷倒楊 市府當笑談
臉書社群「綠豆嘉義人」昨張貼楊柳樹被「移除」照片,有網友留言「傷心」、「垂楊路可以改名了」,還有人建議重新種就好,甚至嘲諷地說「倒楊(陽)了」。
市長涂醒哲表示,垂楊路路名沿用已久,民眾都習慣了,現在不考慮改名。至於是否重植楊柳樹?他說,考量人行道環境與樹木種類特性,待召集學者專家討論後決定,會努力建設嘉義,提升民眾生活品質,讓嘉市城市風貌,與已故畫家陳澄波筆下的美景相互融合輝映。對「倒楊(陽)」一說,涂醒哲市長辦公室機要秘書蔡瑞堂代其回應說,「當坊間笑談,不會在意」。
嘉義人回憶 路名繼續留用
嘉女校長鄭勝文說,他在嘉女服務近七年,這棵楊柳樹都屹立校門旁,颱風肆虐竟無法搶救,很可惜;嘉市二二八紀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江榮森說,垂楊路有許多嘉義人的回憶,他念崇文國小時,上、下學行經河溝,沿岸兩側楊柳垂枝很美,既然楊柳樹已倒,就讓垂楊路名繼續留用,作一個紀念。
市工務處土木科長楊松樺表示,楊柳樹需要種在靠近水源旁邊,垂楊路河溝加蓋後,並未再種,這棵楊柳是碩果僅存的一棵。前嘉市建設處長陳育仁說,河溝改為路面後,楊柳樹生長環境很差,加上受病蟲害侵蝕、根基腐爛,樹會病、會老,遇強烈風雨更難抵擋。
垂楊路對許多嘉義人有深厚情感,陳澄波曾以垂楊路與國華街景象,創作「嘉義街外」系列畫作三幅,其中一幅曾在日治時代入選第七屆帝國美術展覽會。嘉市因垂楊路路名諧音「垂陽」,在坊間傳為笑談,指升格後歷任市長皆為女性,前年底涂醒哲當選市長後,才打破「女人當家」魔咒。

嘉義女中前、垂楊路僅存的楊柳樹敵不過梅姬摧殘,裂開倒伏,清潔人員砍除斷枝移置。(記者王善嬿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