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楊路由來
2016/09/30 06:00
日治時期大正11年(西元1922年),嘉義城內河溝和外河溝淤塞,日人在垂楊路中間新闢大河溝,並在河溝兩岸遍植楊柳,但受戰爭破壞,溝渠坍塌不通、楊柳殘存無幾,嘉義仕紳黃文陶醫師請當時的市長整修渠道,引蘭潭的水清淨水溝、灌溉大溪厝農田。
民國46年植樹節,嘉義高中學生種植500株楊柳幼苗在河溝兩岸,造就綠蔭夾岸、翠嵐染岫景象,原河溝以北為垂楊路、以南為沿河路,74年河溝加蓋完成,沿河路與垂楊路整併,成為嘉義市東西向的交通大道。(資料來源:《嘉義市志》,整理:記者王善嬿)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