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社會救助法預告修正 民團列舉9缺失

2024/06/06 05:30

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召開體檢衛福部版「社會救助法」修法草案體檢結果公布記者會,列舉9大缺失。(記者王藝菘攝)

〔記者陳政宇、林志怡/台北報導〕衛福部預告修正「社會救助法」,增訂特定對象與條件可取消虛擬收入認定,但未刪除虛擬收入門檻。「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社救盟)昨歸結草案有九項缺失,包括未廢除虛擬收入、未放寬家戶合計、未解除貧窮陷阱、未重視新住民家庭等,呼籲政府把草案「退回重寫」。

呼籲政府退回重寫

衛福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副司長楊雅嵐表示,包括社救盟在內,總計廿六個團體對修法草案提出意見,目前正在彙整,會儘速進行討論與評估。

衛福部提出社會救助法修法草案版本,總計修正十六條、新增十一條,內容包括取消人籍合一才能申請的規定、檢討調整最低生活費標準及家庭應計算人口範圍、因應就業不利處境者放寬工作能力及工作收入認定、加強福利緩衝期機制、增訂實物給付專章及強化遊民輔導等。

社救盟共同發起人王今暐說明,衛福部預告草案前一週,才找民間團體召開修法研商會議,民團和專家的意見大多未被採納,讓開會形同過場。

王今暐盤點,衛福部修法草案的「九個沒有」,包括虛擬收入沒廢除、家戶合計沒放寬、就業支持沒變化、貧窮陷阱沒廢除、無家者專章與居住支持沒下文、新住民家庭沒重視、爭議條文沒著落、過時價值沒解嚴、以及社會救助沒希望等。

未廢除虛擬收入門檻

針對虛擬收入門檻,政大社會工作研究所副教授蔡培元指出,具勞動力民眾即使未取得工作,也以最低工資法核算薪資,這項規定非常不合理;政府施政應基於事實證據,而非建立在想像或虛擬基礎之上,民眾沒有工作、就業及收入,卻直接將其加入虛擬工資,對生存權是不當侵害。

未重視新住民家庭

南洋台灣姊妹會秘書長陳雪慧則提到,新住民因婚姻移民來台,是台灣的一份子,但該草案隻字未提、缺乏相關補助機制。

對於民團意見,楊雅嵐表示,預告目的就是收集外界意見,包括社救盟在內,總計廿六個團體提出意見,且仍存在分歧,正在持續彙整意見,後續也需要與相關團體溝通,影響族群與所需費用可能要重新估算。

楊雅嵐強調,目前相關補助引用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資格者眾多,涉及層面廣泛,刻正估算放寬規定影響人數及經費,力求兼顧簡政便民、公平客觀,務實可行作法照顧經濟弱勢民眾。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