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幼兒死因分析 高度可預防佔35%

2024/05/31 05:30

國健署近期發布「六歲以下兒童死亡原因回溯分析結果報告」,高度可預防性案件中,除猝死外,事故傷害類又以兒虐為大宗。圖為遭保母虐死的幼童。(資料照,取自男童親友臉書)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國健署近期發布「六歲以下兒童死亡原因回溯分析結果報告」,二○二二至二○二三年間,高度可預防性案件計一二二案、佔整體案件的卅五%,較二○一○年至二○二一年的廿一%略增,且高度可預防性案件中,除睡姿相關猝死外,事故傷害類又以兒虐為大宗,是兩大重點預防方向。

睡姿相關猝死與兒虐2大預防重點

這次「六歲以下兒童死亡原因回溯分析結果報告」回顧三四四位個案,其中一二二案為高度可預防性案件,包括七十九位事故傷害、四十三位猝死相關,另五十六案為中度、一三七位為低度,另有廿九位資訊不足。

針對一二二位高度可預防性案件,有七十九位事故傷害、四十三位猝死;事故傷害又包括十九位兒虐、十六位交通事故、十二位溺斃,其餘尚有火災、窒息、墜樓、誤食成人藥物中毒、孕產婦吸毒等多種樣態;交通事故則有自行過馬路、倒車車輛撞擊、未坐汽車安全座椅、機車搭載等。

針對高度可預防的猝死事件,報告顯示,四十三位中有八案與睡姿相關,報告明載「趴側睡姿入睡」等內容;卅五位與環境相關,資料有明確提及「窒息」、「呼吸道阻塞」、「遮蔽口鼻」的物件或人。

國健署監測研究及健康教育組組長林宜靜表示,高度可預防事件以兒虐、幼兒睡姿相關猝死為大宗,會加強預防,衛福部已就兒虐事件設置通報與檢討措施,國健署則持續加強幼兒睡眠安全宣導。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