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高雄》台灣、波蘭前進北極圈 製8國徽成海面微型浮球

2021/09/02 05:30

國徽的海面微型浮球。(Krzysztof Maria Różański攝)

〔記者洪定宏/高雄報導〕國家海洋研究院攜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與波蘭哥白尼大學合作,進行北極海洋科學國際研究,今年8月28日,有史以來第一次,將印有國徽的8顆海面微型浮球,投放在格陵蘭海北側的佛拉姆海峽,將往北漂流進入北冰洋,也就是北極圈海域,蒐集海面溫度、流況、浪況等資訊,以研究北極洋流、海表溫度及波浪,對北極融冰的影響。

今年8月,格陵蘭島受到異常氣候影響,降雨量創下1950年以來最大紀錄,顯示北極融冰速度加劇。未來如果大規模融冰,海平面高度可能逐漸上升,將增加台灣沿海低窪地區溢淹的風險。

不過,融冰也可能使北冰洋航道開通,成為全球海上航運及交通的另一條重要路徑。

國家海洋研究院強調,海面微型浮球由中央大學製作、塗裝,8月28日投放後,隨即透過衛星通訊回傳數據,遠在台灣的國海院立刻監看第一手北極海洋觀測資訊。

觀測資訊初步顯示,該海域海水表面溫度攝氏7度至7.5度,與去年(2020)衛星觀測海表面8月平均溫度攝氏6.75度至6.9度相比較,呈現變暖趨勢;流速和緩,以每秒0.2公尺至0.6公尺往北漂移;海面浪況1.5公尺至3公尺,波動較大。

國海院院長邱永芳指出,北極海冰能反射陽光和熱能,對地球溫度的調節扮演重要角色,如果海冰融化覆蓋面積逐漸消失,這些熱能將轉由海洋吸收,造成溫度升高。在全球氣候變遷影響下,科學家從長期衛星觀測數據發現,自2000年開始,北極圈格陵蘭島每年融冰量開始穩定上升。

印有國徽的海面微型浮球,將在格陵蘭海域蒐集海洋資訊。(Krzysztof Maria Różański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