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晶片助攻 精準治療帕金森氏症
交通大學與長庚醫院所組成跨領域研究團隊,開發出治療帕金森氏症的精準療法。(科技部提供)
更有效率、副作用減少 交大長庚團隊拚5年問世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治療帕金森氏症,精準度再邁進!交通大學與長庚醫院共組跨領域研究團隊,開發出米粒大小的晶片,根據患者大腦訊號提供適度之電刺激,較目前深腦刺激手術的治療方式,更有效率、副作用減少,也更省電,預計今年底申請人體臨床試驗,最快5年內用於治療。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是老年人中最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之一,台灣目前約有10萬人罹病,其病程很長,罹患5年內為早期,可透過服藥治療,但長期服用左多巴藥物,易產生肢體不受控制的異動症等副作用,影響病人生活品質,且超過5年後用藥成效將減低。
病程進入中、晚期的患者,目前可選擇「深腦刺激系統」治療,透過外科手術在腦部植入電極,藉由高頻率電刺激來治療患者的動作障礙及改善生活品質,但目前自美國進口的深腦刺激系統,只能採用無差別連續性的電刺激,具有過於耗電且容易產生副作用等缺點。
在科技部「台灣腦科技發展及國際躍升計畫」支持下,交大生醫電子轉譯研究中心主任柯明道,與林口長庚醫院動作障礙科主治醫師陳瓊珠共組團隊,採用台積電半導體製程研製出一款「微型前瞻系統單晶片」,開發最新的「智慧型可適性閉迴路深腦刺激系統」,可根據個別帕金森氏症患者腦中獨特生理訊號來驅動電刺激,透過回饋控制訊號機制,給予所需要的電刺激治療,治療更精準。
柯明道表示,晶片體積只有米粒大小,耗電量僅傳統一半,運算效能提高,出現症狀才施放電刺激,無症狀時保持監控。新技術相對便宜且電池使用時間更長。
陳瓊珠表示,智慧型的深腦刺激系統,副作用如口齒不清、異動症等可獲改善,且治療效果提升35%。在跟英國牛津大學合作研究中,分析患者深腦訊號,可根據病人臨床症狀,決定進行電刺激最佳時機,未來可望擴及到其他神經疾病治療。
-
挹注300萬改善 中市后里區重劃西路年前換新裝
-
抓得住另一半?APP即時定位、自動報備……網友嚇瘋:簡直電子腳鐐
-
高雄大寮遙控賽車場整修重啟 玩家肯定
-
「老闆叫我來打廣告」 這次換清境農場羊咩咩來找武嶺鏡頭君
-
紐時公布全球必去景點 台灣阿里山上榜
-
新北109間社區藥局 設健康守護站
-
多元福利發展 新北3社區獲金卓越獎
-
雙北聯手 環狀線損壞求償19.27億元
生活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