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畚箕窩溪畔種500棵光蠟樹 打造獨角仙園區
2021/04/11 14:17

新竹縣湖口鄉湖南村正積極推動畚箕窩溪山谷生態復育,村民們攜手栽種500棵光蠟樹,希望打造獨角仙園區。(陳昌源提供)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新竹縣湖口老街後山的畚箕窩溪山谷,在湖南村民的努力下,近年積極推動生態復育,整治溪流,引進水牛,更進一步在湖南製茶場旁栽種500棵光蠟樹,希望打造獨角仙園區,一點一滴累積地方生態特色觀光資源。
湖口鄉長林志華表示,畚箕窩溪山谷早期為農田灌溉的清澈溪水,歷經工業發展,河川逐漸污濁,溪流生態遭受到破壞;為了讓環境可以永續發展,公所團隊與湖南村長陳昌源、畚箕窩生態環境清水護溪協會、中國科技大學等產、官、學攜手合作,盤點生態資源,辦理生態導覽人才培訓,讓自然生態逐步還原。
今年初在縣府補助下,湖口鄉公所進行畚箕窩溪清疏整治工程,清除河床上的淤泥和雜草約3.3公里。縣議員陳栢維資助2隻水牛,由村民認養,定期割草餵牛,讓鄉回味傳統農村生活的樂趣。
為豐富畚箕窩溪生態園區資源,陳昌源向縣府申請補助500棵光蠟樹,規劃利用湖南製茶場旁空地,打造成為獨角仙園區;為此,他和20幾名志工引進鋪設紅土,操作挖土機整地,人手一支沙鏟鋤頭,將3米高的光蠟樹一一種下。
陳昌源說,畚箕窩溪山谷生態環境漸漸恢復,可以看到台灣藍鵲、白鼻心、穿山甲、螢火蟲、獨角仙等;溪流則有苦花、溪哥、鯽魚、一枝花等台灣原生種魚類。期望未來透過深度的戶外教學,引領親子走訪老樹、茶工廠和溪流生態,串聯湖口老街及後山步道,帶動湖口觀光。

新竹縣湖口鄉湖南村正積極推動畚箕窩溪山谷生態復育,村民們攜手栽種500棵光蠟樹,希望打造獨角仙園區。(陳昌源提供)
-
時隔94年!稀有「美人魚」再現台灣 宜蘭漁民捕獲野放儒艮影像曝光
-
因應清明連假墾丁「台灣祭」音樂會 9189客運每日增至60班次
-
宜蘭縣慶祝兒童節 逾1萬名幼兒獲贈無毒積木
-
遊牧民族長住金崙野溪溫泉 還挖地造糞坑臭氣沖天
-
嘉縣朴子國小歡慶兒童節 校內吃夜市豬排餐學童嗨翻
-
擺脫豬屎味 雲縣要打造新虎尾溪成全國首座平面「再生水」庫
-
拳擊金牌林郁婷、甜點冠軍李哲瑋 獲救國團青年獎章
-
水保署中區環教聯盟成員齊聚東勢林場 點亮螢火蟲季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