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台商回流! 織襪業者心情「五味雜陳」

2019/08/26 12:47

織襪產業發展面臨瓶頸。(記者顏宏駿攝)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中美貿易大戰引發台商大回流,今年返台設廠金額上看8000億元,政府提出各項優惠吸引台商。

但看在長期紮根台灣的織襪業眼裡卻是「五味雜陳」,彰化織襪業者表示,他們才是「死守台灣」的「八百壯士」,為地方提供逾4萬個工作機會,但受到國際大環境衝擊,出口連年衰退,好不容易盼到「中美貿大戰」這項利多,卻無資金再擴充產能,政府應該提供更多資源幫助他們。

明天經濟部長沈榮津將到當地與業者座談,許多業者直言,中美貿易大戰,台灣雖能受惠,但他們卻不敢再貿然投資。

彰化縣織襪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張世明表示,中美貿易大戰開打,中國襪銷美面臨加徵10%的關稅,這明明是台灣襪業的大利多,但很多業卻不敢樂觀,除了中國襪可能大舉銷台的疑慮外,台灣織襪業正面臨「人才斷層的問題」。

他說,台灣第一代的織襪業者「衝鋒陷陣」多年,近年正面臨退休,尷尬的是過去10年,台灣的織襪產值一年不如一年,受到中國等新興國際市場興起影響,出口產值連續衰退,從2008年1億1891萬美元盪到去年的7379萬美元,社頭鄉周邊織襪大小型加工廠近十年已關了約2成,因為第二代無意接班,業者索性把工廠結束掉。

張世明說,許多織襪業者都在苦撐,「中美貿易大戰」算是「天降甘霖」,為了迎戰中國,理應把老舊機器汰換,問題是業者手上「沒有子彈」,一部歐洲進口機台動輒80萬元起跳,就算台製也有70萬元,投資10台才具生產規模,沒有人才又沒資金擴充產能,這正是業者面臨的衝擊。

他認為,政府應提供設備更新辦法,也就是可以辦理低率融資貸款,降低業者投資新設備的經濟壓力,也應該針對業界研發、設計、生產管理、行銷等人才,開辦教育課程,以提昇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

彰化縣織襪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張世明。(記者顏宏駿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