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動物園穿山甲館將開幕 象魚等熱帶魚類抬頭就看得到

台北市立動物園的熱帶雨林區穿山甲管即將開幕,而該館建造仿河流生態的水域造景,不僅水溫模仿熱帶雨林氣候,還飼養了包括象魚、紅銀板和穗鬚原鯉等3種生活在熱帶雨林水域的魚類。(翻攝自台北市立動物園)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北市立動物園的熱帶雨林區穿山甲館即將開幕。園方指出,該館建造仿河流生態的水域造景,不僅模仿熱帶雨林氣候,將水溫控制25℃左右,還飼養了包括象魚、紅銀板和穗鬚原鯉等3種生活在熱帶雨林水域的魚類,而觀察牠們的最佳時機落在水體略暗的黃昏時。
園方透露,這座水域造景對遊客來說可能只是巨大魚缸,但對園內保育員看來,這三種魚類混養、餵食和管理水質,可說是要講求「戰術」的難題。他們解釋,為避免個頭最大的象魚吃掉其他體型較小的魚,保育員會先餵飽在上層活動的象魚,再餵沉水性食物給底棲的紅銀板和穗鬚原鯉。
園方表示,象魚又名「巨骨舌魚」,是體型最大的淡水魚種之一,體長可逾4.5公尺,體重可能超過200公斤。象魚生活的亞馬遜河水流緩慢、溶氧量低的地方,牠們的魚鰾與肺功能相同,常緩緩游在水面,仰頭出水面張口呼吸空氣。
紅銀板又名「淡水白鯧」,因幼魚紅色的腹鰭和臀鰭邊緣,常被誤認成食人魚。水池內的紅銀板目前體型尚小,會群游來壯聲勢,只要其他較大型的魚一靠近,就會躲到沉木的縫隙裡。
而又名「黃金七紋大鯉」的穗鬚原鯉,分布在柬埔寨、寮國、馬來西亞、泰國及越南,體長可長到1.5公尺,體重超過70公斤。牠們約需要10至15年才達成熟期,由於在原生地是食物來源,遭到過度捕撈,被列瀕臨絕種一級保育類動物,而園內照養的則是查緝沒入所收容的個體。
相關影音
象魚又名「巨骨舌魚」,是體型最大的淡水魚種之一,體長可逾4.5公尺,體重可能超過200公斤。(翻攝自台北市立動物園)
-
萌翻天!新生小爪水獺寶寶 兄姊搶著疼
-
呆萌「樹獺」來了 北市動物園將安排見客
-
美術園區核心地段優勢 學區輕豪宅稀缺更搶手
-
河馬浴場坡道改階梯 河馬不「咕溜」輕鬆「登陸」
-
星國飄洋過海來台 大食蟻獸「Cortesa」準備見客
-
木柵動物園有「水豚君」了! 預計新展場完工後亮相
-
LTN投票箱》日職初登板 你看好古林睿煬能站穩先發嗎?
-
04/28各報重點新聞一覽
-
中部以北及宜花注意陣雨 北部白天高溫降至23度
-
今年第1個颱風恐生成!熱帶擾動模擬路徑曝
-
天然奇景遭毒手!台中大坑「風動石」上刻字 網怒炸
-
英國驚現「恐龍樹」結果!退休夫婦盼助瀕危瓦勒邁松繁殖
-
地價上漲加上拆遷補助提高 國7用地費增143.8億
-
單日6小時內 澎湖駐地直升機完成長者落葉歸根
生活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