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一離開幼兒就哭鬧 醫師解釋是這個原因!
2018/07/06 10:33
許芳綺說,每個孩子都有分離焦慮,但嚴重程度因人而異,通常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3歲半的君君進入幼稚園小班就讀,但每天早上爸媽送她到幼兒園,君君都會很焦慮,拉著父母衣角大哭,老師也不易安撫,情況持續1個多月後,爸媽帶君君到台北慈濟醫院兒童早期療育特別門診詢問,復健科醫師將君君轉介給臨床心理師許芳綺做心理評估後,透過行為治療及遊戲治療,君君分離焦慮的情形已有顯著改善。
許芳綺說,許多嬰幼兒在和主要照顧者分離或主要照顧者離開視線時,會出現大聲哭鬧、生氣、焦慮的情緒,分離焦慮是「依附行為」的一種,尤其如果孩子因為基因遺傳、天生氣質、分離創傷經驗或不當情緒連結等因素,發展出「不安全型的依附關係」,就可能出現嚴重的分離焦慮情形,嚴重者可能演變成身心醫學科所指的「分離焦慮症」。
許芳綺說,每個孩子都有分離焦慮,但嚴重程度因人而異,分離焦慮會在6個月大出現,14至24個月達到顛峰,之後隨著年齡增加而減少,但有些孩子會到上學時才出現嚴重的分離焦慮,如果孩子出現超過4週依舊無法適應環境、表現緊張、總是不敢離開父母、不斷做噩夢等情況,家長需要多加留意,有需要可前往早期療育特別門診評估,6歲前能透過行為治療、遊戲治療、親職諮詢等早療課程重新建立良好的情緒連結。
許芳綺建議,當孩子有分離焦慮時,家長跟孩子分開時,接納孩子焦慮情緒、不要表現不耐煩、跟孩子保證回來的時間、堅定跟孩子道別、在保證時間內準時回來很重要,切勿因孩子哭鬧就放不下返回,也不要流露出過度擔心、不捨的情緒,才能讓孩子學會面對分離,否則會強化孩子逃避分離情境的行為,分離焦慮會更嚴重。
-
幼兒園童被踹下巴縫7針 男師稱揮手阻止男童跑出去
-
桃園八德大和非營利幼兒園後年招生 預計收收166名幼童
-
企業迎戰全球ESG浪潮 信義房屋「大師說倫理線上講堂」開講
-
少子、高齡化 半世紀幼兒園轉型「老幼共托」
-
遭師「趕」回教室 六歲童下巴縫七針
-
立信建設攜手愛河首排-「立天下」市心水岸生活新標竿
-
弱勢生搶幼幼班名額 陳金德:研議學區限制
-
中國又爆虐童案!18名孩童遭老師以鐵絲扎傷
-
生理食鹽水供應又告急?衛福部:進口庫存數十萬袋 過年後都沒問題
-
獨家》屏東小琉球觀光夯!公告土地現值漲破5% 可看海景素地開價近2億
-
環境部拚明年底前 剷平全台垃圾山
-
春節遊宜蘭 搭國道客運6折優惠
-
鄉鎮市幼兒園「大班一師」 宜縣府助推
-
《宜縣》特幼優先入園鑑定 週六辦說明會
-
春節疏運 蘇花路廊南下初一最塞
-
門諾吉安長照園區 農曆年後服務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