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榕枯倒意外重見天日 台南孔廟櫺星門遺構開放參觀
2018/02/18 15:09

台南孔廟清代櫺星門遺構開放參觀。(台南市文資處提供)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台南孔廟清代櫺星門遺構百年風華再現,新春開放參觀,成為今年民眾到孔廟走春的新景點。
台南孔廟櫺星門遺構於2013年時,因大成門前一棵百歲榕樹病枯倒塌而意外重見天日,經台南市文資處邀集學者實地會勘及比對歷史文獻後,確定為清代櫺星門遺構,在遺構邊界的界牆加固以避免崩塌,並舖設參觀平台、架設竹圍籬與解說牌後,農曆春節假期開始開放民眾近距離觀賞櫺星門遺構。
文資處表示,櫺星門為孔廟建築群中軸線上的第一進門,原被榕樹包覆的地表殘牆研判為櫺星門本體的一部份,殘留牆體南北兩側磚砌規整,北側原土硃灰作粉刷層尚存,牆體中間以碎磚塊填塞,為典型傳統厚牆的構築方式。而櫺星門的基礎為石材及磚材混雜,其中石材上有雕刻雲朵等圖案,推測可能是以前一代櫺星門的石材做為牆體基礎。遺構展示有助於民眾瞭解櫺星門相關歷史,現場有解說牌介紹調查緣起、調查發現、櫺星門變遷等,並保留一段界牆讓民眾瞭解地層堆疊狀況。
考量到遺構外露展示將直接受到颱風、大雨等天候侵襲,未來將進一步評估保護措施,或是在展示一段時間後回填。

台南孔廟櫺星門遺構於2013年時,因大成門前一棵百歲榕樹病枯倒塌而意外重見天日,經台南市文資處邀集學者實地會勘及比對歷史文獻後,確定為清代櫺星門遺構。(台南市文資處提供)

台南孔廟清代櫺星門遺構百年風華再現,新春開放參觀,成為今年民眾到孔廟走春的新景點。(台南市文資處提供)
-
台南孔廟清代櫺星門遺構 確認現地保留
-
全台首學秋祭 孔子76代孫任分獻官
-
金屬中心技術亮相智慧城市展 共譜智慧未來
-
台南孔廟櫺星門遺構出土 專家學者建議部分展示
-
尋找台南文化密碼 從蔣元樞建築圖碑看府城故事
-
華南銀行響應Earth Hour關燈一小時 串連全臺分行連續關燈3天
-
5分鐘就額滿 李孟諺為小一生點硃砂啟智慧
-
台南捷運綠線可行性研究4場地方說明會 首場永康關心這些議題
-
台中25萬盞路燈要換LED燈 估年減8萬輛汽車碳排放
-
苗農許宸祐投入志工服務 獲台新青少年志工菁英獎最高榮譽
-
夢幻杜鵑繽紛盛開 新北大都會公園春意盎然
-
提前歡慶兒童節 台南官田國小學童享用豬排餐學西餐禮儀
-
大甲媽4月遶境 台鐵加開自強號、區間列車一次看
-
金門6人吃名店便當上吐下瀉 衛生局稽查揪缺失限期改善
-
苗縣慶祝青年節表揚58位優秀青年 鍾東錦鼓勵加入公部門服務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