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陳震遠弊案登上《自然》期刊 張善政:丟人現眼

2014/11/27 23:06

科技部長張善政拿著自然期刊的專題特寫,表示陳震遠假審案令台灣學術界蒙羞。(記者湯佳玲攝)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科技部長張善政表示,陳震遠論文假審案對台灣學術界本來就很傷,如今登上《自然》期刊「就更傷了,丟人現眼。」

張善政表示,此案重創台灣的國際學術聲譽,未來國際期刊審查台灣的論文,就算不明講,也會格外小心,影響最大的將是才剛剛要出頭的年輕學者,因為審者可能會花更多時間審查。

張善政也說,科技部懲處陳震遠停權10年確定,其胞弟陳震武與老師蔣偉寧的部分,學術倫理複審會議中要求補齊資料,因而退回初審尚未定案。

他說,同意日前教育部長吳思華說的論文獎助金不要「論件計酬」發放,並建立多元評鑑指標,科技部補助申請也已捨棄RPI(論文影響指數)指標,並將「以違法或不當手段影響論文審查」列入違反學術倫理樣態,也修正共同作者的責任,未來申請案一旦送出,每位共同作者都要打勾代表看過,再有共同掛名出包的案件發生,每一位共同作者都逃不過責任。

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嚴宏洋表示,在美國研究23年從來沒有看過RPI,回國後發現此量化指標將造成一堆共同作者掛名以累積排序點數,也會造成研究生投稿期刊時,第一句就先問:「那期刊幾點?」等弊端,曾向國科會兩位生物處長建議廢除,但得到的答案是:「那是條殺不死的恐龍。」弊風所及,是全台灣各大學都以此表為範本,訂出形形色色的評鑑表,連教育部在審查國家講座教授的過程中也以這量化的表作為考量。

嚴宏洋說,雖然RPI指標在前國科會主委朱敬一時代已廢除,「但積習已深」,希望掌管科研政策的中央機構和各大學執事者費心思設計出一套合理的評鑑制度,徹底斬除 RPI表的遺孽。

《自然》期刊報導中也提醒,如果審查過程出現作者建議的審者是線上難以找到的人、作者提供的email是Gmail 、Yahoo等信箱而非學術機構,或者審查時間很短的,都是有問題的徵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