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進香」列國家重要民俗 朝天宮將持續推廣「進香旗文化」
2024/02/19 16:47
![「北港進香」列國家重要民俗 朝天宮將持續推廣「進香旗文化」](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4/02/19/4583097_1_1.jpg)
北港朝天宮董事施家綸展示廟方長年蒐集的進香旗文物。(記者林旻臻攝)
〔記者林旻臻/雲林報導〕文化部本月17日通過「北港進香」為國家重要民俗,保存者為「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朝天宮今日也公開長年保存近700支進香旗,其中數10支超過百年歷史,可見信眾遍及全國各地,表示將持續傳承並推廣進香旗文化。
北港朝天宮董事施家綸說明,廟方數10年來蒐集697支進香旗,年代為清朝到日治時代,年代最久遠的為1846年(道光26年),是「北港進香」歷史最佳印證,早年香客人手一支進香旗,旗身材料以棉布、絲緞為主,旗桿頂端有葫蘆頭可插柱香,桿上繫錫香火袋與銅鈴,香火袋用來裝香灰,行走時銅鈴發出聲響,象徵進香者的到來。
朝天宮文化組邱彥翔表示,許多年輕信眾不清楚進香旗的存在,在「北港進香」登陸國家重要民俗後,廟方將規劃進香旗工作坊,讓信眾自製專屬進香旗,從中了解「北港進香」的文化歷史。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北港進香」2017年登錄為縣定民俗,2019年完成保存維護計畫,2020年出版調查研究專書,2021年向文化部提報登錄為雲林縣第5個國家重要民俗,今年1月文化部舉行審議前說明會,獲全台35間宮廟力挺,本月17日順利登錄為國家重要民俗。
文觀處表示,預計今年10月將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展出媽祖文化文物特展,藉由完整文物展出與文字論述,讓民眾了解媽祖信仰文化的歷史脈絡,具體落實無形資產的保存維護並永續傳承,縣府未來也將爭取成立全國首座宗教文物博物館。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4/02/19/4583097_2_1.jpg)
北港朝天宮文化組邱彥翔表示,廟方會持續推廣進香旗文化。(記者林旻臻攝)
-
白沙屯「粉紅超跑」3/18出發進香!2/16上午8點起報名
-
春節7天連假雲林狂吸300萬人次 北港朝天宮周邊生意旺
-
【藝術文化】北港進香登錄國家重要民俗 展現台灣媽祖信仰永續傳承
-
「北港進香」獲列國家級重要民俗 為朝天宮第2登錄項目
-
回鄉創業當老闆 雲縣最高補助300萬元
-
斗六燈海節2/7登場 2萬盞燈籠吸睛
-
北港大龍旗花燈 展現陣頭文化
-
雲縣鼓勵青年返鄉 創業補助加碼
-
布袋戲融合印尼偶戲 文化激盪
-
元宵三大民俗廟會活動 馬鳴山鎮安宮五年千歲吃飯擔2/12登場
-
8年學生人數減少超過5成 北港國中轉型實驗學校
-
童年猴子順口溜成行銷雲林契機! 「星期六去斗六」MV引熱議
雲林縣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