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時陰

臺北市 13-18 ℃

颱風影響結穗 二期稻大減逾6成

蘇迪勒、杜鵑強襲,稻株無法稔實,農民損失慘重,官員與立委陳素月到田間勘查。(記者顏宏駿攝)

蘇迪勒、杜鵑強襲,稻株無法稔實,農民損失慘重,官員與立委陳素月到田間勘查。(記者顏宏駿攝)

2015/11/04 08:00

〔記者顏宏駿/田中報導〕天災!彰化縣是全國農業大縣,最近彰化稻米產區即將進入收割期,農民卻「哀鴻遍野」,原來是今夏蘇迪勒、杜鵑颱風接連襲台,尤其杜鵑颱風來襲時,正好是二期稻作分櫱(稻子剛要結穗時)和受粉時,不料颱風吹襲造成稻株受粉不完全,農民預估二期作收成恐將大減六、七成,大嘆「歹年冬,血本無歸!」

針對兩次颱風造成的稻作災損,昨天立委陳素月邀請農糧署中區分署長蘇宗振及縣府農業處副處長郭至善等多位農政官員下鄉與農民座談,農民見官員到來,紛紛上前大吐苦水。

農民黃東惠說,蘇迪勒來襲時,只是秧苗受損,並無太大傷害,但杜鵑過境時完全不同,當時稻子已經在分櫱或受粉中,焚風和強風讓受粉不完全,剛分櫱的稻穗,猶如小嬰兒,承受不起如此強風,後遺症即在日後顯現出來。

他說,剛受災時,外表看不太出來異狀,一個月後,稻粒無法稔實,還有不少空包彈,他預計產量大減七成。

另一位謝姓農民則表示,他的整片稻田都結穗不完全,稻粒小小一顆,拿去當飼料,恐怕人家還不收,哪敢收割繳糧。

立委陳素月強調,彰化是農業大縣,稻米產量更是居全國之冠,這都是農民辛勤耕作的成果,但這次風災受損嚴重,讓稻穀收成一落千丈,農民叫苦連天,她要求主管機關能重視,除了一般穀收購外,針對災害穀的部分也要協助農民進行收購,並盡快協助農民完成災後補助申請,打破糧商的壟斷,讓農民能保有基本收入。

農糧署已啟動收購機制

對此,農糧署中區分署長蘇宗振表示,農糧署已啟動災害稻穀收購機制,杜鵑颱風的災害補助已由原本一公頃一萬四千四百元,提高為全額補助,也就是一萬八千元。

他還說,受災的農民繳交公糧,他們會以「災害穀」收購,也就是四千七百公斤的稻穀,二千三百公斤收購價為二十二元,其餘二千四百公斤為二十﹒六元。

蘇宗振強調,為照顧受災稻農,已通知各縣市政府依「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規定配合農民全力勘災,如確認災情屬實,受災稻田即依相關規定辦理救助。

農業處:受損稻由公所認定

至於受損的稻子如何認定?農業處副處長郭至善表示,只要鄉鎮市公所認定核可,他們都接受,若有疑義者,則由台中區農改場的專家會同縣農業處人員到田間做進一步認定。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