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積穀害蟲防治 農試所免費提供技術

農試所研究發現,在穀倉中架設防蟲網,可避免害蟲侵入危害稻穀。(記者陳建志翻攝)

農試所研究發現,在穀倉中架設防蟲網,可避免害蟲侵入危害稻穀。(記者陳建志翻攝)

2015/10/11 08:00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台灣每年貯藏在穀倉的稻穀超過五十萬公噸,但貯藏時因積穀害蟲危害,讓稻穀損失約二到五%,損失金額達一.七億元,為解決此問題,農試所建構稻穀進倉前後防治積穀害蟲的完整管理模式,研發出LED誘殺器、無線感測網路害蟲監測及防蟲網等多重技術,有效降低穀倉稻穀損失一%以上,經濟效益達九千萬元,已免費將研究成果提供給各農會和碾米廠使用。

農試所表示,稻米是台灣最主要的糧食,為穩定國內稻米市場和供需,每年貯藏在穀倉的稻穀超過五十萬公噸,平均貯藏期約二年,但因貯藏期間碰上積穀害蟲危害,每年粗估稻穀損失一.七億元。

農試所為了預防積穀害蟲危害,在避免使用農藥原則下,從濕穀烘乾階段清除稻穀乾燥機內殘存活蟲開始,就進行害蟲感染源的清源、防堵及監測等工作,建立倉儲階段蟲害管理SOP,降低害蟲危害。

近來更導入多重物理防治資材及技術,其中使用「LED誘殺器」,利用光對積穀害蟲的誘引,結合特殊波長LED燈及三百六十度圓柱型設計,使光源無死角,並有防逆逃設計,十分鐘誘蟲數就可達二千五百隻,並結合「無線感測網路」,可進行遠距自動化監測,提供最佳的防治時機。

此外,在稻穀進倉後可覆蓋「防蟲網」阻絕害蟲遷移,並避免穀倉內新舊稻穀共存時害蟲侵入危害,降低害蟲繁殖數。

農試所表示,除研發出物理防治資材及技術防蟲,並建構積穀害蟲防治管理平台(http://spir.tari.gov.tw/)網站,提供給全國各農會和碾米廠使用,讓害蟲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