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有形與無形 皆成就佛法

2010/07/05 06:00

記者余瑞仁/專題報導

在佛教中,修行到一定境界的僧尼都有可能實現圓寂之後肉身不壞。佛教用語將肉身不壞的軀體稱為「全身舍利」,就是僧尼圓寂之後,身體經過多年不但未見腐朽潰爛,而且栩栩如生。能達到肉身不壞的境界,自然不是一般修為可及,因此肉身不壞的僧尼被尊稱為「肉身菩薩」。

中國佛教界從禪宗的曹溪六祖、石頭希遷,到九華山金地藏菩薩都是全身舍利,六祖慧能的全身舍利目前還供奉在中國曹西華南寺,是中國最早的肉身菩薩,成為後代乃至海外眾多僧侶追求得道的目標。

而台灣坐缸全身舍利以汐止慈航堂慈航法師為先,之後陸續有新店海藏寺清嚴法師、北投安國寺開山住持瀛妙法師等,最後坐缸追求肉身舍利的則為高雄縣龍發堂開山住持釋開豐。

宗教學者指出,佛教坐缸儀式在追求「金剛不壞之身」,也就是民間所謂的「肉身菩薩」,坐缸是佛教一種儀式,有人覺得以坐缸留下肉身不壞的人象徵著成就佛法,但佛教界也有諸多看法認為,許多高僧雖無肉身留在人間,但其貢獻卻更深遠,因此許多著名的佛教派別並不特別提倡坐缸。

佛教界人士也說,有人覺得修道到最後要在人間留下具體形象才算成就,像是火葬後燒出舍利子,或以坐缸留下佛教中的「全身舍利」。但有更多高僧,雖無法相留在人間,卻以從事教育、文化、慈善、佛教事業等來感動後人,影響更為深遠。

而對於許多高僧在圓寂坐缸後,可以肉身不壞。醫界人士認為,這可能與僧尼多年吃素,進而改變體內菌叢,加上圓寂後以坐缸方式包覆石灰等吸收水分的材質有防腐效果,促使高僧得以在坐缸後保持如同生前的外觀。

佛教對於出家人往生後肉體的處理方式有坐龕、坐缸、火葬、土葬4種,如果以坐缸的方式來處理,萬一處理過程有問題,也可能無法成為「肉身法體」,因此,坐缸成敗並不全然取決於「願力與修持」,出家人的修行,也不一定要從坐缸與否來判斷。

不過,「全身舍利」的具象留在人間,許多佛教徒則認為確實能作為啟發世人修道信心的典範,但仍有許多偉大高僧並未留下肉身,但所留下佛法教育、文化、慈善、佛教事業的貢獻,影響更為深遠。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