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白咒轟白晝 980萬跨夜缺文化深度

時間接近午夜二時卅分,最後一場動態活動「二二八公園午夜場」仍在進行中。(記者沈佩瑤攝)

時間接近午夜二時卅分,最後一場動態活動「二二八公園午夜場」仍在進行中。(記者沈佩瑤攝)

2016/10/03 06:00

摺頁內容還鬧雙包 民不知所措

〔記者沈佩瑤/台北報導〕北市文化局耗資近千萬打造的「二○一六台北白晝之夜」前晚登場,從晚上六時起連續十二小時不間斷的藝文活動,至深夜仍有不少人群在街頭,但有不少民眾認為展品多以投影表現、重複性高,活動摺頁也出現不同版本造成資訊混淆,且十二點後捷運收班了,「想回家或去別的地方都不方便」;而文資團體則在鄰近區域舉辦「白咒之夜」活動,批評白晝之夜只是為西區門戶計畫「擦脂抹粉」,台北文資環境守護聯盟成員林奎妙批評,在古蹟上辦文化活動,但卻沒有告訴民眾古蹟所代表的故事和意義,甚至是未來要面臨的狀況,「像北門郵局後面,將來要蓋兩棟大樓」,文化不是來聽聽音樂就結束的事情。

文資團體跨夜 強調走讀台北

由於文化局已於明年度預算中編列九百萬元打算續辦此活動,外界認為,勢必要克服相關缺失,以免讓活動流於例行性的大拜拜。文資團體選在白晝之夜舉辦的同一天,在鄰近區域舉辦「白咒之夜」活動,則是透過文資導覽和流動論壇方式,帶領民眾深入走讀台北,也盼能引起政府正視。

白晝之夜始於二○○二年巴黎,迄今全球有一百廿個國家響應加入,同步在十月第一個週六舉辦跨夜藝術展演活動,今年首度在台灣舉辦,也是亞洲國家中,第一個在首都舉辦。

本報接獲兩位一起參加活動的民眾爆料,指竟拿到兩份內容不同的活動摺頁,資訊混淆讓出遊興致瞬間減弱不少;查看兩份摺頁內容,從排版、印刷顏色、紙張材質到活動資訊都略有出入,提供資料的張小姐忍不住抱怨,須按圖索驥後才發現:「到底有沒有辦嗎?」

試印摺頁流出 造成混淆

文化局則解釋,此次舉辦活動預算大約九百八十萬元,「在有限的預算內要滿足廿萬人的需求」,策展團隊已盡力做到最好,而民眾拿到版本不同的活動摺頁,文化局回應,經查證,之前配合暖身記者會,曾試印兩百份活動摺頁,其中一百份提供媒體,另一百份為工作會議請各館所校對資訊用,並無外流,有一個可能是現場摺頁發完後,民眾索取工作同仁手邊那份,文化局強調「但第一版在同仁手上的數量極少。」

時間接近凌晨兩點卅分,記者實際走訪各展區,最後一場動態活動「二二八公園午夜場」仍進行中,現場聚集近百人隨著節奏強烈的異國風情音樂舞動,而整個台博館區域,還有將近四百位民眾。循著重慶南路往塔城街方向走,沿途藝術作品都有零星參觀人群,不過,有一些展覽作品已收攤,活動摺頁上卻沒有註明,讓按圖索驥的參觀民眾白跑一趟。

深夜沒捷運 民嘲只能騎Youbike回景美

和朋友一起參加活動的陳同學,深夜後沒有捷運可返家,他無所謂的說:「騎Youbike回景美吧!就當作運動」;但外籍遊客Frank則說,展覽比想像中無聊,加上沒有捷運可搭,只好先去附近廿四小時營業的速食店等待黎明,他認為,「應該要考慮加開捷運班次」。

喝茫人不少 治安堪慮

不少民眾席地而坐,有些甚至邊閒聊邊喝酒,好些路段在午夜後,瀰漫著酒氣,不時就有民眾喝茫了邁著歪斜的步伐,向友人告別自行離去,安全問題令人擔憂。

據了解,文化局曾多次和台北捷運討論加開班次。北捷表示,由於要兼顧捷運沿線居民生活品質,「例如文湖線高架段周邊不少住宅區」,列車經過難免會有聲響,但又不可能只加開某幾條線班次,相關接駁會有困難,加上捷運每天例行的夜間維修需求,實際能進行維修的時間非常有限,「不太可能有單位來說希望加開就配合」,至於是否提前發車,讓民眾早點回家,北捷則說還是要看屆時申請的內容才能決定。

投影作品重複性 太高

本身就讀藝術相關科系的方先生指出,很多作品都只是投影在建築上,沒有利用建築的空間或結構,做出新的設計作品,「活動強調空間開放,好像沒有什麼太大意義」;謝小姐表示,不少作品都是透過光雕或投影方式,整個行程逛下來覺得重複性有點高,「感覺有點可惜!」

活動摺頁差異細部列舉:二二八公園活動資訊不同、地標E也不一樣。(記者沈佩瑤攝)

活動摺頁差異細部列舉:二二八公園活動資訊不同、地標E也不一樣。(記者沈佩瑤攝)

不少民眾席地而坐,有些甚至一邊暢飲酒精飲料,安全問題令人擔憂。(記者沈佩瑤攝)

不少民眾席地而坐,有些甚至一邊暢飲酒精飲料,安全問題令人擔憂。(記者沈佩瑤攝)

民眾認為展品多以投影表現、重複性高。(記者沈佩瑤攝)

民眾認為展品多以投影表現、重複性高。(記者沈佩瑤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