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兄弟會性侵報導不實 滾石撤文致歉

美國《滾石》雜誌去年十一月報導維吉尼亞大學女新生參加該校兄弟會活動慘遭集體性侵事件,但旋遭同業踢爆。圖為去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維大學生聚集在報導指稱性侵案發生地PhiKappa Psi兄弟會會所前抗議。(美聯社)

美國《滾石》雜誌去年十一月報導維吉尼亞大學女新生參加該校兄弟會活動慘遭集體性侵事件,但旋遭同業踢爆。圖為去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維大學生聚集在報導指稱性侵案發生地PhiKappa Psi兄弟會會所前抗議。(美聯社)

2015/04/07 06:00

〔編譯周虹汶/綜合報導〕美國流行音樂雜誌《滾石》(Rolling Stone)去年十一月報導維吉尼亞大學女學生「賈姬」(Jackie,化名)參加兄弟會活動慘遭集體性侵事件,卻未善盡查證之責,旋遭同業集體踢爆。因此被聲譽卓越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期刊評為「二○一四年最爛報章雜誌」的《滾石》痛定思痛,五日針對這篇報導致歉,並正式撤銷報導,整起事件堪稱新聞業負面活教材。

未徵詢當事人 罔顧新聞原則

哥大新聞學院受《滾石》委託,順利取得撰文記者艾德利(Sabrina Rubin Erdely)說法。艾德利表示,為了解「校園性騷擾與性侵文化」,她去年七月前往維大蒐集資料,該校一名曾遭性侵的職員分享自身經驗並引薦賈姬,賈姬隨後主動與她聯繫,表示願分享自身故事。雙方共會談七次,賈姬始終以「恐懼」為由,堅不透露施暴者詳細資訊。

艾德利據此寫成的〈校園強暴案〉(A Rape on Campus)一文刊出後獲得廣大迴響,但賈姬此時卻支吾其詞,連加害男子的姓氏都拼錯,讓艾德利驚覺有異。美國其他媒體此時也紛紛跟進追蹤此則新聞,報導疑似不實的證據陸續出爐,各界譴責《滾石》聲浪排山倒海而來。

滾石案調查由曾獲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普立茲獎」的哥大新聞學院院長科爾(Steve Coll)主導。調查報告明確指出,這起「原可避免的失敗」事件,由報導、編輯、監督、事實查證四方失職共同構成:《滾石》以化名、不指明消息來源等方式,將兜不起來的地方輕輕帶過,棄新聞編採原則於不顧,且未徵詢當事人說法,有失公允。

專家指出,媒體工作者的確常受性侵被害人牽制,而「潛移默化」地尊重對方自主權,避免造成二度傷害,且看重其做為「犯罪見證者」的重要角色。在賈姬始終不願配合警方調查的情況下,負責本案的維州警方上月表示,沒有任何證據支持此案,結束偵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