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彭博:台海若掀戰火 全球GDP少1成

彭博評估指出,中國侵略台灣將使全球付出龐大代價,經濟損失可能高達10兆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1成。圖為從小金門(烈嶼)前線遠眺位於烈嶼與中國廈門間海域的獅嶼。(法新社檔案照)

彭博評估指出,中國侵略台灣將使全球付出龐大代價,經濟損失可能高達10兆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1成。圖為從小金門(烈嶼)前線遠眺位於烈嶼與中國廈門間海域的獅嶼。(法新社檔案照)

2024/01/10 05:30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彭博經濟研究」(Bloomberg Economics)九日發布一篇評估報告,指中國侵略台灣的行動,將讓全球付出龐大的鮮血和財富代價,經濟損失高達十兆美元(約三一二.九兆台幣),相當於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一成左右,即使是對台海「現狀」最不滿的人,也有理由不去冒險。彭博認為,「現狀」或許未臻理想,但應是最能平衡美中台三方關係的結果。

彭博模擬兩種台海危機情境:一是中國入侵台灣,將美國捲入區域衝突;二是中國切斷台灣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連結。這兩種情況都會打擊半導體供應鏈、導致該地區航運中斷,並帶來潛在的貿易制裁和關稅懲罰,以及對金融市場的影響等,而其中衝擊最大的是半導體晶片的短缺,因為台灣生產用於筆電、平板、智慧型手機的大部分高階晶片,也生產用於汽車等產業的低階晶片,尤其在高階晶片更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對東亞經濟體影響最大

如果台海發生熱戰,台灣GDP將崩跌四十%,人口和工業密集的沿海地區,勢必承受更多人員和經濟代價。在此情況下,假設美國成功集結盟友,對中國實施嚴厲的經濟制裁,中國GDP也將重挫十六.七%。美國雖遠離衝突地點,但GDP同樣將下滑六.七%。全球的GDP則會下降十.二%,日本、南韓和東亞經濟體受到的影響最大。

如果中國對台灣執行長達一年的封鎖,屬於小型開放經濟體的台灣,第一年GDP將滑落十二.二%,中國、美國及全球的GDP則分別下降八.九%、三.三%和五%。中國對台封鎖的影響之所以小於對台開戰,是因為全球雖仍無法擺脫對台灣晶片的依賴,但已開始設法縮小其他層面的衝擊,包括美國及其盟友和中國之間的關稅戰、亞洲航運路線的干擾,以及金融市場的波動等。

據報導,很少人認為中國可能即將入侵台灣,因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並未在沿海地區集結,而且共軍內部的嚴重腐敗,也讓北京發動一場成功戰役的能力受到懷疑。儘管如此,烏克蘭和加薩戰爭的爆發,意味長期醞釀的緊張局勢很有可能演變為衝突。因此,從華爾街大亨、軍事策士到依賴台灣半導體的企業,都開始採取行動規避風險。

「彭博」指出,這場夾帶十兆美元經濟損失的危機,對相關各方來說代價都非常高,以至於亟欲避免危機的動機也很強烈。台海「現狀」或許不是最理想的結果,但對台北、北京和華府來說,其他種可能性都更糟。這就是為什麼台灣模稜兩可的自治地位,可能仍是最能取得三方平衡的結果。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