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黎明任務」全港開花 癱瘓上班日交通

香港示威者十二日連續第二天堵塞中環商業區的畢打街,響應罷工、罷課和罷市的「三罷」行動,並舉手張開五指,強調「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彭博)

香港示威者十二日連續第二天堵塞中環商業區的畢打街,響應罷工、罷課和罷市的「三罷」行動,並舉手張開五指,強調「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彭博)

2019/11/13 05:30

〔編譯張沛元、管淑平/綜合報導〕在「黎明行動」成功癱瘓香港上班日上午的交通後,香港「南華早報」十二日報導,「反送中」抗爭者誓言將持續這項策略。政治觀察家認為,全港遍地開花的「黎明行動」或許難以持久,但衝擊力道顯然遠大於原本集中於週末登場的抗議活動。親中派則警告,「黎明行動」只會引發當局更大規模的鎮壓,並流失社會對抗爭行動的支持。

據報導,隨著香港民眾已逐漸適應每逢週末必有街頭示威之際,抗議人士改採從週一到週五上班日一早七點,在全港各地街頭發動突襲,抗議地點在行動開始前一小時才透過加密即時通訊軟體Telegram公布,以免警方預做防範,並呼籲只要集結人數超過廿人,就攔路阻礙交通,十一日成功癱瘓道路交通,並迫使卅二座港鐵站關閉。

儼然是「反送中」運動網路指揮中心的「連登」(LIHKG)論壇使用者,對於十一日的成果深感振奮,迅速決定打鐵趁熱,在十二日比照辦理,使其成為慣例,商業中心無法忍受上班日長期遭受這類「伏擊」。

此前,香港民主抗爭過程中也曾出現類似癱瘓交通的戰術,但十一日的行動明顯更挑釁與暴力。香港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研究員鄭煒說,抗爭已隨著抗議人士與警方日趨暴力而邁入新篇章;抗議人士評估戰術功效與輿論影響的回饋機制,通常可遏阻前線示威者訴諸暴力,但其效果已遞減;警方也已改變戰略,從原本的群眾控制轉為大規模逮捕。

「華爾街日報」指出,對警方暴力執法的憤慨,已成為香港抗爭延續的新火種,激化警民暴力衝突,這場原本多以和平示威為主的民主運動,正陷入不斷升高的暴力惡性循環。民調顯示,自警方六月間首度使用催淚彈對付抗爭者,香港民眾對警方的信任就直直落。抗爭者認為警方濫權,要求港府成立獨立委員會調查警方暴力問題,又一直被特首林鄭月娥拒絕,不滿情緒日積月累,投擲汽油彈等抗爭手段也因而日益常見。

十一日,在香港科技大學學生周梓樂疑似因躲避警方催淚彈而墜樓身亡現場外,數十名年輕示威者手拿磚塊等待鎮暴警察出現。一名女大學生說,「我們認為,警方就是想要我們所有人都死。」當警方人馬抵達,這名女生隨即衝向前線。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