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去年狠虧33億、記者編輯出走 《華盛頓郵報》苦思轉型

    在美國新聞界歷史悠久的《華盛頓郵報》,正面臨財務虧損、人員出走等困境。(美聯社檔案照)

    在美國新聞界歷史悠久的《華盛頓郵報》,正面臨財務虧損、人員出走等困境。(美聯社檔案照)

    2025/01/11 16:14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華爾街日報》10日報導,擁有悠久歷史的《華盛頓郵報》近年面臨嚴厲的財務挑戰,去年虧損約1億美元(約33億台幣),而老闆貝佐斯(Jeff Bezos)有意吸納多元觀點讀者的策略,又讓編採團隊對新聞路線產生質疑,導致頂尖記者近來頻遭同業挖角。這個曾在川普首個總統任內風光無限的華郵,在川普即將回鍋白宮之際,顯得格外步履蹣跚。

    報導指出,川普重返白宮本應是華郵大放異彩的時刻,因為華郵有著豐富的政治報導歷史,包括1970年代導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下台的「水門案」調查報導,即是由當時的總編輯布萊德利主導。在川普首個總統任內,華郵也以「民主在黑暗中消亡」為主題報導川普施政,成功讓訂閱人數激增,並在2021年1月川普卸任時達到約300萬人。

    然而,去年美國大選前不久,華郵在老闆貝佐斯指示下,打破過去36年替民主黨候選人背書的慣例,罕見選擇保持「中立」,在短短幾天內就有超過25萬人退訂。貝佐斯事後其專欄文章中指稱,背書「造成一種偏見」。

    知情人士透露,華郵去年財務損失比前年增加約30%,達到約1億美元。其中,廣告收入從2023年的1.9億美元(約63億台幣)降至1.74億美元(約57億台幣),未達到目標。華郵已在7日宣布裁減近100個業務職位,約佔其員工總數的4%,但編輯部並未受到裁員影響。市調研究公司ComScore指出,去年11月華郵的線上訪客人數為5400萬,低於2020年11月的1.14億。

    貝佐斯在去年11月大選前的專欄文章中直言,「我們愈來愈只跟某些菁英交談」,因此計畫引入與更廣大、意識形態更多元化的美國民眾產生共鳴的報導觀點。

    然而,接近編輯部的人士表示,華郵內部的變化,讓許多員工對未來感到沮喪和困惑。從政治到國家安全等各個領域的記者,包括帕克(Ashley Parker)、謝勒(Michael Scherer)、佩格(Tyler Pager)和阿拉姆(Hannah Allam)紛紛投奔《紐約時報》、《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和新興網媒《ProPublica》。政治調查和商業記者道西(Josh Dawsey)則回任《華爾街日報》。

    不僅如此,還有更多名主力編輯正與其他媒體洽談。內部員工透露,華郵高層已訂出希望覆蓋2億名讀者的目標,但尚不清楚要如何衡量此一目標,以及該人數是否涵蓋社群媒體追蹤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