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改寫歷史?蒙古秘塚揭露成吉思汗崛起前的關鍵線索

    蒙古東北部秘塚的無人機空拍照片,紅色圓圈標示出已挖掘墓葬的位置。左上地圖以紅色顯示秘塚的位置,並以黑色顯示長城沿線的另外兩個圍牆遺址。(取自scitechdaily)

    蒙古東北部秘塚的無人機空拍照片,紅色圓圈標示出已挖掘墓葬的位置。左上地圖以紅色顯示秘塚的位置,並以黑色顯示長城沿線的另外兩個圍牆遺址。(取自scitechdaily)

    2024/09/02 07:25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考古學家在蒙古多爾諾德省(Dornod Province)發現了一座可追溯至前蒙古帝國時期的貴族墓葬,名為喀爾努爾(Khar Nuur)墓葬。這項發現為了解契丹帝國(Kitan Empire)覆滅到成吉思汗崛起之間的蒙古高原歷史提供了新的線索。

    據《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報導,喀爾努爾墓葬位於一座契丹時期邊境要塞的圍牆內。墓葬中埋葬了一位年長的女性,表明她可能出身於具有顯赫政治地位的家族。這項發現為了解12世紀蒙古地區的社群、網絡和組織提供了重要的見解,當時正值帝國崩潰後的動盪和激烈的政治競爭時期。

    這項研究由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的謝拉赫-拉維(Gideon Shelach-Lavi)教授、蒙古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Mongolia)的楚那加(Amartuvshin Chunaga)教授和耶魯大學的威廉·霍尼徹奇(William Honeychurch)教授領導,是蒙以美考古項目(Mongol-Israeli-American Archaeological Project)的一部分。

    自2018年以來,蒙以美考古項目一直在蒙古東北部契丹邊境「長城」沿線進行調查和挖掘。喀爾努爾墓葬的發現是該項目最重要的發現之一,為成吉思汗崛起前的文化和政治變遷提供了寶貴的證據。

    關於墓葬位置的選擇,研究者提出了幾種假設:喀爾努爾草原遊牧民族可能將廢棄的契丹要塞視為自身歷史和領土的一部分,用以確認當地身份和社會記憶;要塞可能具有象徵性的威望,使其成為安葬社群領袖的合適地點;在當時的政治競爭中,埋葬可能是一種蓄意的權力和領土佔有的展示。

    這些理論雖然並非相互排斥,但為後契丹時期東部草原發生的社會和政治進程提供了一種綜合的解釋。隨著帝國權威的衰落和草原部落爭奪控制權,喀爾努爾墓葬在過渡時期成為了身份、記憶和權力的象徵。

    這項發現為蒙古歷史的拼圖增添了重要的一塊,提供了對成吉思汗崛起前塑造該地區的事件和社群的更深入了解。

    謝拉赫-拉維教授補充說:「喀爾努爾墓葬為了解12世紀蒙古複雜的社會和政治景觀提供了一個獨特的窗口。它展示了當地精英如何在快速變化的政治環境中,利用與過去帝國的象徵性聯繫來合法化自己的權力和地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