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美學者革命性研究:染色體端粒長度或成為長生不老之鑰

研究人員認為,端粒附近的DNA序列和蛋白質,可能是端粒酶調節端粒長度的關鍵,這些區域和蛋白質可以作為開發新藥物的潛在目標;示意圖。(取自Freepik)

研究人員認為,端粒附近的DNA序列和蛋白質,可能是端粒酶調節端粒長度的關鍵,這些區域和蛋白質可以作為開發新藥物的潛在目標;示意圖。(取自Freepik)

2024/04/21 17:18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人類一直以來都在追求長生不老的秘訣,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UC Santa Cruz,UCSC)教授卡蘭‧格萊德(Karan Glaude)最新研究可能為這個世紀的難題帶來了全新的解答。格萊德團隊利用創新的「端粒剖析」(telomere profiling)技術,首次發現人體染色體端粒長度存在特殊的規律,為老年病及癌症的防治開啟了嶄新的大門。

端粒是位於染色體末端重複的DNA序列,扮演著維護基因遺傳完整的守護者角色。每當細胞分裂,端粒會逐漸剪短。當剪到一定長度時,細胞就會停止分裂、失去功能甚至死亡,這意味著人體將逐漸老化。而若端粒過長,又可能導致細胞失控增生,形成癌症。因此,端粒長度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

過去,科學家一直認為人體所有染色體端粒長度落在某個範圍內,但格萊德團隊的新發現打破了這個認知。他們透過最先進的納米孔道技術,能精確測量147位健康受試者血液樣本中每一條染色體端粒長度。令人震驚的是,不同染色體的端粒長度實際上存在著極大差異,最長與最短的端粒長度竟然相差高達6000個DNA鹼基對!

這項發現意味著,端粒長度可能是由某些未知的機制所調控,而不是單純隨機分布。格萊德推測,這可能與染色體末端特殊的DNA序列或蛋白質結合位置有關。一旦找出關鍵調控機制,就能開發出調節端粒長度的新療法,有效預防老化和癌症發生。

除了新發現之外,格萊德團隊開發的端粒剖析技術本身也具有重大意義。它不僅能快速低成本地大量定序端粒,更可望廣泛應用於臨床診斷和新藥篩選等領域。毫無疑問,這項研究為人類步向長生不老的夢想,邁出了一大步。未來,或許我們終能解開身體機能衰老的根源,徹底擺脫病痛的威脅,開啟一個前所未有的健康長壽新時代。此研究4月 11日發表於《科學》(Science)期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