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年後沿海城市26%土地恐低於海平面 北京下陷速度最快

中國沿海城市2120年恐有26%土地會低於海平面,北京是全中國下沉速度最快的都市之一。圖為俯瞰北京一景。(法新社)
李欣潔/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各大都市面臨地層下陷的環境危機,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生態研究中心研究員陶勝利團隊、華南師範大學北斗研究院敖祖銳團隊等人,共同在頂尖期刊《科學》發表論文,指稱2120年中國沿海城市恐有26%土地會低於海平面,北京是全中國下沉速度最快的都市之一。
據《紐約時報》報導,中國16%的大城市每年海拔高度下降超過10公釐,近一半城市每年海拔高度下降超過3公釐,這些數字看起來不大,但日積月累之下不能忽視。
這些城市的地層下陷有一部分是由於建物和基礎設施的重量造成的,超抽地下水、開採石油和煤礦也是原因之一,上述影響到環境的行為,可能會造成土壤和岩石的擠壓和坍塌。
研究人員透過雷達圖像,測量中國82個主要都市2015至2022年間地表升降狀況,並和當地建物重量、地下水位進行比較,結果發現中國沿海城市目前約有6%土地相對海拔低于海平面,假如212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0.87公尺,則可能會上升到26%。
其中,北京是全中國下陷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鄰近的天津也有同樣危機,天津去年數條道路突然發生地裂狀況,導致數千居民從公寓撤離。中國都市下陷狀況是不均勻的,亦即不同區域以不同的速度下沉,使得土地上的建物面臨受損風險。
都市土地低於海平面並不代表滅亡,荷蘭大部分地區都在海平面以下並持續下陷,但荷蘭展開了大量的蓄洪工程防止洪災。中國研究人員認為,降低下陷速度的關鍵是限制地下水抽取,上海實施地下水管理後下沉速度比中國其他城市更慢,日本東京和大阪多年來的地下水規劃已能夠穩定地表沉降狀況。
不過,審查該篇論文的英國東英吉利大學氣候科學家和土木工程專家尼科爾斯(Robert Nicholls)透露,地層下陷是中國全國性的問題,很難完全阻止,中國沿海地區必須適應海平面上升、地表下沉的狀況。
同樣參與審查論文的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地球物理學家希爾扎伊(Manoochehr Shirzaei),曾以類似的方法研究了美國沿海都市的下沉,他直指地層下陷幾乎在任何地方都存在,卻一直遭到忽視。
希爾扎伊說,目前大多數應對氣候變化(指海平面上升)的策略都是不準確的,因為這些都沒有考慮到地層下陷狀況,這個課題從未像海平面上升一樣得到廣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