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洗腦!中國大學新鮮人英文第一課:習主席的「不忘初心」

習近平思想已融入英語、生物、物理與企管等許多大學學科中。(美聯社資料照)

習近平思想已融入英語、生物、物理與企管等許多大學學科中。(美聯社資料照)

2023/09/25 07:44

首次上稿 09/24 23:50
更新時間 09/25 07:44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數以萬計中國大學新鮮人本月開學,他們的英文課程第一課,就是講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年在西北窮鄉艱困生活的「不忘初心」。中國教育部消息來源說,超過300所大學開始教授「新時代大學英語」,該新教科書有數十篇習近平的演講與語錄,以確保學生擁有「正確的世界觀」。

報導說,中國大學生在英語必修課中,被要求以形容詞來「描述習主席在梁家河作為青年工人的時光」。在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習近平在該農村度過7年歲月,此經歷如今成為北京宣傳的基石。

中國採用該新教科書是自毛澤東以來,北京將最高領導人的思想,融入大學英語教育全面運動的一部分。過去在中國,學生透過學習英語接觸西方文化與觀念,被視為是進一步融入全球秩序的象徵,然而現在北京視該課程為宣揚中國觀點的機會。

該教科書主編、四川大學教授石堅說,「我們拿起任何一本西方主要刊物,標題全是中國、中國、中國,他們全都負面針對我們。中國與美國打的不僅是貿易、金融與科技戰,也是意識形態之戰」。

他說,「西方的理論不再能說明中國的經驗。我們必須將國家意識融入外語教育,外語教育應該幫助學生建立對中華文化的信心,並能說中國好故事」。

過去中國將政治教條結合進大學英文教育。在1970年代初,許多大學新鮮人的第一堂英語課,是從學習「毛主席萬歲」口號開始。隨著鄧小平開放中國,大學開始採用較西式的英語教育,教材較聚焦於日常用語,以及從自由女神像到芭比娃娃等文化主題。

如今該趨勢逆轉,習近平思想已融入從企管、物理到生物等許多大學學科中。在2020年最新發布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中,中國教育部說,教科書應「有目的」的包含習主席倡導的一系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以確保學生擁有「正確的世界觀」。

新教科書收錄有習近平反對「美國挑釁」的講稿,以及認為許多留美中國學生,因他們的「西式態度」,而難以在中國找到工作的分析。

該教材的作者群,包括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英國文學7年的學者,他們在序言中表示,他們意圖匡正「之前教科書僅聚焦英文文化的問題趨勢」。該教材計畫進一步更新。一名消息來源說,「明年將出版的最新版本,將收錄習主席在20大會議中的語錄;我們將跟上時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