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44名日籍人員參與中國千人計畫 日本擬加強管制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中國的「千人計畫」已滲透到日本,該報調查至少有44名日本學者參加,其中有部分學者甚至領了日本政府高額的研究補助金後,任教於中國軍方系統的大學。日本政府將加強管制,防止重要的安保技術和情報流出。示意圖。(路透資料照)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中國的「千人計畫」已滲透到日本,該報調查至少有44名日本學者參加,其中有部分學者甚至領了日本政府高額的研究補助金後,任教於中國軍方系統的大學。日本政府將加強管制,防止重要的安保技術和情報流出。示意圖。(路透資料照)

2021/01/01 16:37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1日報導〕日本讀賣新聞1日報導,中國的「千人計畫」已滲透到日本,該報調查至少有44名日本學者參加,其中有部分學者甚至領了日本政府高額的研究補助金後,任教於中國軍方系統的大學。日本政府將加強管制,防止重要的安保技術和情報流出。

「千人計畫」是中國招聘歐美等外國高科技人才的一項計畫,從2008年實施後,至2018年已有7000多名外國研究人員參加,但近年被抓包這是中國竊取歐美知識產權的一種手法,具有戰略動機,美國已加強管制。

日本政府智庫「日本學術會議」,今年發生首相拒絕任命部分成員風波後,國內也傳出該智庫中疑有成員參加中國千人計畫的風聲,由於「日本學術會議」為日本內閣府的特別機關,智庫成員忠誠度以及中國千人計畫滲透日本的情況也被提出討論。

讀賣的調查中,全國有24名學者承認參加中國的千人計畫或曾接受表揚,有20人則是從各大學的官網或學者本人公開的個人檔案中確認有參與。44名學者中還有多名為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等國立大學的退休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機器人、人工智能(AI)等與軍事直接連結的項目,物理學、數學、化學等國家科技基礎領域的學者也不在少數。

報導指出,日本學者參加的理由,主要是認為千人計畫保證提供高額的研究費,研究環境也較日本更具魅力。2010年受邀到軍方所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任教的日本男性學者表示,千人計畫提供他5年2億的研究費,外加中國科技研究費4800萬圓。這名學者的研究室有10名中國學生,同時還與日本任教的大學進行共同研究,每年有一半的時間待在中國,任期屆滿後還可以留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繼續研究。中國開出的優惠條件,研究費多到用不完。

這44人中,有13人過去10年內曾接受日本「科學研究費補助計畫」(科研費),每人領到的補助金均超過1億圓以上。據文部科學省公布的科研費資料顯示,文科省發給13人的科研費總額達45億圓(約合台幣12億元),其中領取到最高額7億6790萬圓的一名日本學者,曾在中國沿海的一所大學擔任教授。

報導指出,日本目前並未對學者參加千人計畫設限,甚至沒有掌握參加的現況,由於美國已加強管制,日本將參考美國的制度,預定於今年內提出相關指導方針,考慮規定參加政府補助研究案的學者,在參加外國人才招聘計畫或接受外國資金時,必須向政府申報。

這次確認的44名學者中,有8人在中國軍方系統的「國防7校」擔任研究人員,其中還有5人曾為「日本學術會議」的前會員或連攜會員。

報導指出,中國採取「軍民融合」的國家戰略,以最尖端的民用技術加強軍事力量,開發和引進最先進的武器,以發展霸權主義,日本政府強烈擔心,一旦可轉用於軍事目的的技術流入中國,將威脅日本的安全。

調查中也顯示,有4名日本學者被吸收進入「國防7校」武器科學最高研究機關的北京理工大學的「機器人研究中心」,指導AI和機器人工學及神經科學,該中心同時也在研究誘導彈道飛彈的軍民兩用機器人。另外有4人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該大學疑因開發大量破壞武器的飛彈,被日本經濟產業省列入貨物或科術輸出必先進行許可的「外國人使用者名單」。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