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南韓政府只看中國臉色 南韓學者:應重建對台關係
首爾大學名譽教授安京煥指出,南韓多年來看著中國臉色以至於愧對一個獨立國家(台灣)的自尊。(圖取自韓半島新聞平台臉書)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南韓銷量最大的《朝鮮日報》12日刊載了一篇專欄文章,標題為「不能輕忽台灣的原因」,介紹南韓與曾作為「自由中國」的台灣之間的密切往來與殘酷斷交,並點出此後南韓政府對台灣的過度輕忽,「看著中國臉色以至於愧對一個獨立國家的自尊」,並要求南韓政府應正視與台灣的關係。
作者安京煥是首爾大學法律學院的名譽教授,曾任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長,多次造訪過台灣。他主張,台灣的存在,對南韓相當珍貴。針對北京當局日漸高漲的霸權主義,韓國迫切需要與中國鄰國間建立連結,而身為「華人世界首見的自由民主體制」的台灣,或許能成為予以牽制的牌。20日蔡英文將就任新總統,他希望南韓政府能獨自建構對台政策,「即便官方外交關係已告中斷的狀態,仍有充分游刃的餘地。」
安京煥指出,台灣是與韓國「最具同質性的國家」,因2者均「處於分裂、同時達成民主化與經濟成長,又同為自由主義反共國家」,「能在很大的空間上同行與維繫友誼」。若從更大的國際政治版圖來看,南北韓的統一,與中國和台灣兩岸國家的統一問題,說不定也能有所關聯。
文中介紹,曾被南韓稱為「自由中國」台灣,是南韓元首「選擇不去」拜訪的國度,1971年,聯合國承認北京政府是唯一中國,台灣便淪落為「國中之國」,不被登記在「國際戶籍簿」上,是在歷史上被侵略者、掠奪者輪番蹂躪的「美麗島」,從未被伸出援手的「孤島」。
1970年代以前的每個「聯合國日」(10月24日),也就是南韓的國家紀念日,「國民學校」都要感謝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自由中國」總統蔣介石,讚頌其對南韓成立的恩惠,2國當時友好往來。1992年,南韓卻與「自由中國」斷交,並與「中共」建交,雖是大勢所趨,但斷交的過程悲情,既無合理預告,也無尋求諒解的安撫意識。因此,台灣國民至今對韓國無法釋懷的「憤怒與背叛感」,是有正當理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