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拉警報 竟還忙擁抱中國官員
圖為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的座車遭潑漆。(資料照,記者黃志源攝)
記者彭顯鈞/特稿
去年下半年開始,馬政府與北京當局關係急轉直下,相關議題的協商毫無進展。如今,中國強行劃設新航路,台灣的國家安全拉警報,軍方軍事操演,大秀兩岸直航應變部隊的同時,馬政府卻又忙著接待、擁抱中國來訪官員。國家安全與尊嚴的準繩飄忽不定,「內硬外軟」的立場,令人難以理解。
回顧去年兩岸關係的「變化」,從學運、張志軍首度訪台遭潑漆、馬政府自爆「共諜案」、中方指控台灣「搞台諜」、中國官媒譏嘲馬總統、國台辦罕見嚴辭要求馬英九「不要說三道四」等,雙方就差沒撕破臉,馬政府卻還是「自我感覺良好」,強調兩岸政策的成果豐碩。
在此脈絡下,中國又不顧台灣的反對立場,逕自劃設危及台灣國安的「新航路」,險峻情勢為數十年來首見。
但是,馬政府的反應則是「內硬外軟」,軍方軍事操演的訴求對象,究竟是向中國表達立場?還是演給國人看?
國安系統盛傳,馬政府高層曾「告誡」,不要辦這麼多共諜,傷及兩岸互動氣氛,為何不多辦「美諜」、「日諜」?看到馬政府以兩面手法處理「新航路」所導致的國安危機,反映出隱藏在內心的「意識形態」,相關傳聞恐非空穴來風。
至於張志軍再度來訪,氣氛與時機則是相當詭異。兩岸宣稱要談金門的民生問題,但「兩岸事務首長」會面只談海漂垃圾、越界捕魚、盜採砂石、供水等議題,不禁讓人質疑,難道兩岸已到了找不到其他更重要、更迫切議題的地步?
維持「形式互動」,似乎已成為兩岸官方的默契與共識。中國很清楚,馬政府處於「嚴重跛腳」階段,再談也談不出東西,只好做做樣子;馬政府也需要裝模作樣,甘於配合演出,因為再也無力承受兩岸互動生變的事實與壓力。
處理不了實際問題,兩岸官方互動只好淪為「一惺二勞」,也就是「惺惺作態、勞師動眾、勞民傷財」。兩岸關係的真實面,非常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