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農業學者疾呼 服貿協議排除農業

台灣大學農藝系教授郭華仁(左起)、世新大學社發所助理教授蔡培慧、中興大學農業政策中心特聘教授陳吉仲、開南大學行銷學系榮譽講座教授吳明敏、台大農經系主任吳榮杰等多位學者昨日舉行記者會,聯合呼籲政府自經區限定採用國產原料,服貿協議應排除農業。(記者廖振輝攝)

台灣大學農藝系教授郭華仁(左起)、世新大學社發所助理教授蔡培慧、中興大學農業政策中心特聘教授陳吉仲、開南大學行銷學系榮譽講座教授吳明敏、台大農經系主任吳榮杰等多位學者昨日舉行記者會,聯合呼籲政府自經區限定採用國產原料,服貿協議應排除農業。(記者廖振輝攝)

2014/01/10 06:00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農委會昨在平面媒體刊登整版廣告,宣稱自經區農業加值,可打造農業新價值鏈。不過,多名農業學者卻憂心自經區與服貿協議摧毀台灣農業的根基,他們並呼籲政府,服貿協議須將農業排除在外,自經區則應限定用國產原料。

自經區 限定用國產原料

開南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吳明敏、台大農經系主任吳榮杰、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主任曾偉君、屏科大農企系主任陳淑恩、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中興大學農業政策中心特聘教授陳吉仲、世新大學社發所助理教授蔡培慧等學者昨共同站出來開記者會,批評服貿協議與自經區「毀農」。

吳明敏指出,服貿協議開放批發、倉儲、運輸、零售、餐飲等,屆時中資「一條龍」整合,透過契作,我國一百四十多個農產批發市場將被取代,中國也會對我國農業予取予求;陳吉仲也說,服貿是不對等談判,我對中資沒有持股規定,但對岸卻限制台資控股不能超過六十五%。

陳吉仲表示,自經區比TPP、RCEP更開放,在前店後廠、衛星農場的規劃下,中國八三○項管制農產品將流入台灣市場。而中國原料便宜,以茶葉而言,出口價僅每公斤九十元,國產茶產地價四百多元,相差甚多,再加上自經區免稅優惠,中國農產恐完全取代台灣農產品,加工後還可掛台灣品牌。

吳榮杰強調,自經區宣稱是農業加值,實際是「掛羊頭、賣狗肉」,錯誤的決策將對台灣農業造成無可挽回的衝擊,政府如真心誠意為農業加值,就應保證使用國產原料,否則台灣農產一旦被取代,將影響農民生計,也威脅消費者食的安全。

蔡培慧指出,台灣糧食自給率僅三成,最不該做農業開放。而中小型的食品加工,是很重要的地方產業,像是彰化員林的蜜餞,創造許多中高齡就業,自經區卻萎縮地方經濟與就業機會,犧牲多數人的利益成就少數人的財富。

農委會解釋,農產品雖有替代性,仍然會因產地、品種、栽種技術等不同而影響風味,「土鳳梨酥能沒台灣鳳梨嗎?別小看台灣農業的優勢 !」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關閉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