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焦點評論》選舉與治國

(資料照)

(資料照)

2021/01/04 05:30

記者鄒景雯/特稿

選舉與治國有什麼不同?前者是手段,後者是目的;前者只是一時,後者影響長久;前者是策馬打天下,後者是下馬治天下;前者要不計代價爭出輸贏,後者要以最少的代價完成最多的事。由於動機的邏輯不同,擺出的姿勢當然會不一樣。

姿勢很重要嗎?追求民主內涵深化的國家,不會把姿勢難看當成從政者的典範,它牽涉政治文化的建立,政黨形象的塑造,可能影響下次選舉,也會直接關乎政治人物的歷史定位,「惜皮」的人不會不在意。

二○二一年已經開始,今年不是選舉年,最近一次的全國性大選,要到明年年底才要投票,即使各政黨都有黨內初選的提名程序,這也是明年上半年的行事曆,照理講,執政黨今年應該要有完整的十二個月可以下馬,好好治國。蔡總統如果想要做事,這也是最寶貴的黃金時期。至於最大的在野黨國民黨,今年適逢黨主席改選,在黨權爭奪下,預計上半年都將在兵馬雜沓之中,這時民進黨能否把他黨的戰火有效隔離,避免捲入成為標靶,而可穩健地將可長可久的國家大政逐一付諸落實?將驗證這個政黨是否具有自我進化的能力。

講到「進化」,特別是指由長期從事反對運動的習性,蛻變為幹練的國家經營團隊,民進黨當然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說白了,這是一種氣質。就如國民黨如今被老人所綁架,以致全黨暮氣籠罩,看不到明日朝陽一樣;民進黨現在則是被選舉上身,經常應該去解決問題的時候,他們樂於把問題擱置,任令其擴大,以累積「相罵本」。這種不自覺的嘴巴反射,或是鍵盤攻擊,全都是選戰殘餘,然他們的領導階層與政治菁英卻如入鮑魚之肆,並未出面指導年輕從政者積極鍛鍊政策專業,甚至錯認這是自己強大之所在,私下不禁沾沾自喜。

民進黨可能長期執政,做這個提醒,非常迫切。民進黨不能停留在「很會選舉」的層次,必須朝「很會辦事」的目標趨近。甚麼叫很會選舉?拿新近在立法院通過的美萊豬開放為例,這個案子從八月吵到年底,鬧得社會對立不安,在野黨固然激情,執政黨也被認為憨慢,誰都沒得到好處。不但政治代價太大,表決前夕,民進黨團竟再出了一篇落落長的臉書,美牛美豬細說從頭,宣稱他們是反狂牛症,沒有反萊劑,並未昨是今非。事實上,只要把民進黨檯面上頭人當年的談話倒帶一下,「拒絕瘦肉精」立即原音再現,他們跟他們所痛擊的國民黨人士半斤八兩,全都是選擇性的失憶。這種企圖置換民眾記憶的手法,就是還在馬上打天下的姿勢,不知道是不是想要強調他們比較喜歡擔任反對黨?

民進黨也可能在下次下台,此時提醒,更有實益。「藍綠惡鬥」的汙名化,若無法獲得洗清,難以彰顯「綠色執政」的理性價值,則「人格者」或「中性者」就有可能成為選民的優先選項,有太強政黨屬性的人,會因民眾希望終結政黨對立而被犧牲。或者,民意在沒有給民進黨更多版圖的理由下,不打算在二○二二地方選舉改變二○一八時的投票意志,則失敗更可能提早到來。民進黨領導人不認為應該盡早避免、謙卑修正?

政治不就是這個樣子嗎?台灣政治的理想型絕對不是這個樣子。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