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縣府12年努力還債54億餘元 終獲中央解除債限管制

歷經12年努力,宜蘭縣政府還債54億餘元,終於獲中央解除債限管制。(記者游明金攝)
〔記者游明金/宜蘭報導〕宜蘭縣政府因長債、短債超限,在2011年就被行政院列為債務超限超強度管理縣市,要求提報償債計畫,歷經12年努力,還債54億餘元,債限大幅降低已符合債限規定,近日接獲行政院公文,同意解禁。
依公共債務法規定,縣市政府長、短期債務餘額,各不得超過總預算歲出總額50%及 30%。宜蘭縣在2011年以前,多是虛列預算以利舉債空間,被監察院糾正後核實編列,以至於債限嚴重超標,當年長債146億8496萬元,債務比率62.1%;短債99億3500萬元,債務比率45.9%。
行政院財政部對地方政府實施債務分級管理機制,債務比率若超限就給予超強度列管,並要求提報償債計畫減債改善。縣府在2011年提報償債計畫,並成立財政健全小組,開源節流,中央要求每年至少還債4億元,原提報行政院達成目標改善年度是2027年,提前4年達標。
縣府財政處指出,2011年時,長、短債合計246.89億元,到今年9月底債務情形,長債 110.84億元,債限比率33.55%,短債75.05億元,比率24.81%,合計長、短債務185.89億元,較最高時已減債61億元。
財政處表示,扣除102年以前,將6.74億元轉列非營業特種基金自償性貸款,實質減債為54.26億元,縣府在今年7月報請行政院解除超強度管理,日前接獲公文同意解禁。
財政處說明,這幾年,天災少,災害準備金有節餘,工程也有發包節餘,再加上實際歲入比預數高,尤其是土地增值稅,這些都讓宜縣有更多的還款能力,解除債限管制後,縣府的債信評等提高,可以用比較低的利率付利息,縣府也有了舉債空間可以備而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