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灣貧窮率超低? 立委:低收入戶門檻太嚴苛

民進黨立委范雲、蘇巧慧昨召開公聽會,探討台灣貧窮率超低的現象,以及貧窮線過低所導致的問題。(范雲辦公室提供)

民進黨立委范雲、蘇巧慧昨召開公聽會,探討台灣貧窮率超低的現象,以及貧窮線過低所導致的問題。(范雲辦公室提供)

2022/12/21 00:14

〔記者陳政宇/台北報導〕民進黨立委范雲、蘇巧慧昨召開公聽會,探討台灣貧窮率超低的現象,以及貧窮線過低所導致的問題。范雲指出,我國劃設貧窮線的標準雖與許多國家一致,是「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的60%」,但要符合「低收、中低收入戶」的資格,還有很多難以企及的附帶條件,讓實際上處於貧窮處境的人,無法成為法律上定義「貧窮者」。

范雲與蘇巧慧昨邀集學者專家、服務貧窮者的第一線工作者、地方社會局承辦人員舉辦公聽會。范雲揭露,無力負擔房租的無家者,卻沒辦法申請中低收資格;只有住所可以倚靠的弱勢家庭,卻因不動產而無法獲得救助。甚至,從小單親長大的孩子,仍要算入不曾撫養過自己的家長的收入,一輩子沒有聯絡的「家人」,彼此影響取得福利資源。

蘇巧慧表示,我國有2.62%人口符合「社會救助法」適用資格,高於日本「生活保護法」1.62%的保護率,但仍需注意是否有貧窮者被排除在外;另提醒衛福部,現行法令有授權地方政府以申請人最佳利益作社會救助資格認定,應協助第一線工作者降低其認定上的困難,使社會資源能即時給予貧窮者協助。

台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黃克先評估,「社會救助法」近20年歷經多次修改,屢增「附加款項」、建立在防弊及保守思維。當代社會的家庭運作方式早已改變,法條卻不脫源於工業社會的工作想像及傳統家庭隔代互惠的預設,易使有權、有關係者容易被幫助,而缺乏資訊和關係、且需要政府幫助的人卻被排除。現行法條到底省下多少防止鑽福利漏洞的公帑,這樣的交換值得嗎?值得三思。

暨南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賴紅汝表示,我國的「社會救助法」其實在訂定標準上(所得中位數60%)與其他國家上一致,僅多了許多家戶人口及動產及不動產的設限,若考量行政成本而需要做一些法規上調整,建議往調整動產不動產的價值上限,及將某些福利與中低收入戶脫勾方式進行。

人生百味文化建構協會組織營運巫彥德指出,目前台灣過低的貧窮率,看似撙節了社福支出,卻在其他社會系統花費更多,且讓社會整體更不幸福。他建議,社會需要理解到:貧窮線不是愈低愈好,適量提高貧窮線,其實是提高社會包容的程度,更有空間去了解社會問題,制定出更具備同理心的應對機制。

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秘書長李盈姿說,現行社會救助法虛擬「不存在的收入」,預設16到64歲的無家者、貧窮青年與中高齡失業者都擁有「平均經常性薪資」或基本工資,因而排除他們申辦低收入戶的資格。舊時代的價值與包袱,反映在社會救助法嚴苛的防弊規範,導致嚴重低估貧窮率,沒有在人民最困苦的時刻及時幫助。在重視人權與少子化的今日,應該修改種種不合理規定,以免造成貧窮世襲,製造未來的無家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