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共「二十大」前維穩作為 黨國全力說好「中國夢」

中共「二十大」10月16日將於北京召開,國際關注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將邁向第三個任期。(美聯社檔案照)

中共「二十大」10月16日將於北京召開,國際關注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將邁向第三個任期。(美聯社檔案照)

2022/09/04 09:22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中共「二十大」10月16日將於北京召開,國際關注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將邁向第三個任期。陸委會委託學界分析「二十大」前中國社會情勢及官方維穩作為,報告直指,中共「二十大」前的政治目標,首要維持經社發展重要成就,其次不能讓負面新聞及批評影響「制度優勢」下的政治穩定。

陸委會報告指出,中共「二十大」前的社會治理主旋律,是兩個互為表裡的政治目標:第一是為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二個百年執政,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成就、從「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等各項指標,都要能繼續彰顯習核心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因此所有官方宣傳機器、社群媒體、影視音樂作品等都全力「說好中國故事」、「傳播正能量」、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所服務。

第二是「穩定壓倒一切」,為了平穩進入習近平的第三個任期,任何主張或是阻礙第一點不能完成的舉措,都將面臨無情的鎮壓,例如爛尾樓、房地產斷供,以及拒絕還款衍生的銀行債務危機,製造新一波社會維穩的需要,負面經濟消息像企業破產、銀行資金問題、地方政府債務的網路討論都被消音;債權人維權被「轉碼」、大型房地產企業成為破產卻不能結束的「殭屍企業」。

報告分析,今年肺炎疫情的各項管控措施,變成最大政治不穩定的來源,因為中國加強封鎖管控,人不能出門工作、工廠不能開工、商業活動停滯,經濟成長動能必然受損,將導致失業率升高以及收入差距加大,將可能傷害中共「百年執政」中扶貧及小康成就;但放鬆管制任由感染人數上升,將面臨另一種形式的社會不穩定、疫苗注射率不佳的「一老一小」遭受極大風險,以及號稱比西方優越的「動態清零」中國模式的失敗。尤其暗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親自指揮、親自指導」的政策導致這個失敗。

據觀察,今年中國暴發了新一波的新冠病毒變異株疫情,中共採取強力「清零」封控措施,其中上海市封控時間長達65天,科技中心深圳、首都北京也受到疫情影響,因此今年中國整體經濟表現難以達到預期的5.5%目標。

7月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二季度GDP(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僅增長0.4%。經濟成長趨緩是表面的問題,更嚴重的是深層的社會問題,會隨著經濟下行而進一步激化。

報告直指,在此之前,中國經濟已經飽受「國進民退」政策、中美貿易戰衝突、肺炎疫情等外在因素影響,讓私人企業經營困難,加重就業市場的壓力。人口結構上,每年有上千萬的大學畢業生需要謀職,但最熱門的公務員與國營企業的職缺又留給黨員或共青團身份的特殊群體,因此中國的90後與00後年輕人之間,近年興起厭惡社會內卷化、「躺平」的流行風。

據分析,中國年輕人寧願躺平也不衝撞社會體制,一個解釋是他們為中國經濟起飛後的一代人,沒有父執輩在文革與各式政治動盪中的體驗,是中共執政正向經驗中最大一群受益者,因此,對黨國創造的「愛國主義教育」及「大內宣」少有懷疑,許多年輕人成為愛國「小粉紅」,過去十年到處可見他們讚頌「中國新四大發明」、配合戰狼外交行動、「出征」香港、台灣、日本、韓國與世界各國企業網站、網路論壇與社群媒體,攻擊「支持台獨」的國際企業、反對外國大學邀請達賴喇嘛等「反華人士」演講,抵制有「辱華」嫌疑的體育影視名人等事件。

另外,河南鄭州民眾對「紅碼事件」的抗爭,以及紀念「河南720特大暴雨」行動,凸顯看似無所不能的中共維穩機器仍有許多空隙。一直和平理性抗爭,希望從村鎮銀行拿回他們血汗錢的河南鄉鎮銀行存戶們發現,政府為了阻止他們繼續上街抗議,讓銀行存戶手機上的健康碼無預警地由綠變紅,讓他們突然無法出門與進行任何交易。

報告強調,這是首次健康碼被用來對付大規模社會運動,立刻引起網路輿論譁然。雖然中共迫於輿論壓力,處罰五名官員,但這個「紅碼事件」已經讓一般民眾充分理解到,政府可以如此簡單地剝奪他們身家性命所依賴的合法合理需求。

第二個案件同樣出現在鄭州。今年7月國際媒體注意到「河南720特大暴雨」事件一週年後,有鄭州民眾自動自發在網路及事故現場紀念送「太陽花」表示哀悼。而鄭州地鐵五號線沙口路站,當時因為大量雨水灌入地鐵隧道,導致運行的地鐵車廂內有大量乘客被困,而京廣路車行地下隧道更有超過200輛汽車被瞬間的暴雨淹沒,兩地都有民眾用手機將受害者驚慌受困的過程拍下傳網,讓整起事件引發全國關注。

事後,中國官方僅承認該地有14人死亡,但多數網民相信人數遠超過官方數字,2022年1月中國國務院公布的檢討報告書中,也承認鄭州有「處置不力」和「瞞報死亡人數」問題;根據國務院公布的數據,這場水災導致死亡和失蹤398人,其中鄭州市380人。鄭州市委書記徐立毅雖被免職處分,但官方未有任何其它究責與改進行動。

今年中國官方也刻意封鎖相關弔念活動,在地鐵站和京廣路隧道、社交媒體上,有關圖片和影片均遭移除,因此一些民眾通過「美團」等外賣應用程序下單,將象徵太陽的向日葵花束送到事發地,希望鄭州人民能因此「向陽而生」。

不過,有多名花店店主表示,在送花時遭到盤查,花束在擺放不久後即被收走。此事顯示民眾沒有遺忘,這些造成人命與財產巨大損失的案件不可能完全消失,許多人持續在官方監控下展開有創意的抗議活動,這些發展都值得注意。

結論強調,中國經濟下行、青年就業的問題、鄭州的事件等挑戰,短期看來對政治穩定的威脅不大,畢竟黨國手上可用的維穩工具非常多。但長期來說,這些發展可能會降低體制「鐵桿」支持者對中共整體治理能力的信心。從企業家到維穩幹部,從退休教授到即將就業的年輕人,這些體制的受益者看得深入,也更瞭解這些工具的真實效果,在面對社會深層問題被激化時,尤其自己工作或退休金的未來是否還有足夠的保障,是否還能保持對體制的信心與足夠支持,將是未來觀察重點。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