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將驗收蔡總統司改成績 民團籲加速推動改革

民間司改會等民間團體今舉行記者會,期許政府加速推動司改措施、落實司改國是會議決議。(民間司改會提供)
〔記者謝君臨/台北報導〕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結束至今邁入第5年。民間司改會等民間團體今(11)日舉行記者會,期許政府加速推動改革措施、落實會議決議,盡速通過「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公益揭弊者保護法」、強化刑事訴訟鑑定等法案,並加緊推進「優生保健法」修法、證物監管、檢察官行政簽結法制化等研議中或遲滯的改革項目。
民間司改會董事長林永頌、台灣冤獄平反協會執行長羅士翔、台灣勞工陣線理事長孫友聯等人今召開「司改成績別放棄,最後衝刺待努力」記者會。會中提及明年此時人民將驗收總統蔡英文的司改成績,並對未來改革方向提出願景。
林永頌指出,刑事有罪確定案件如果想要平反,主要是透過再審、非常上訴等管道,但要推開法院大門事實上相當困難。對此,我們建議要在檢察署外設置獨立的「刑事確定案件特別救濟機制」,加強冤案的救援及研究。
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召集人黃嵩立表示,障礙者是否能平等近用司法的問題,自國是會議以來都沒有得到司法院的重視。人約盟已將該指引盡速翻譯成中文並交給司法院,但司法院並未予以積極處理;雖委託研究,但進度不明。
羅士翔表示,據統計,近5年於高院、地院層級,仍有約150起司法誤判案件。然而,5年過後,司法院至今僅研究24起重大爭議案件,而法務部委託研究案後,並無制度面的規劃與進度。根據司改國是會議決議,研究相關案件目的是為避免冤獄,以目前有限的進展而言,並沒有達成當時決議的期待。
司改國是會議委員李俊億教授指出,調查局調查官監守自盜、販賣毒品案顯示,政府應盡速建立完善的證物保管規範。但就證物監管的強化,目前僅有贓證物庫的硬體規劃,尚無證物自扣案、鑑定使用、驗後保留、驗後保管與銷毀等規範。此外,法律效力規範也無進度。
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杜瑛秋說,政府對於數位性暴力成年的犯罪被害人相關保護法案修法內容不足。被害人報案時無法隱密身分用代號報案,可能會導致加害人得知其相關資訊,也無法立即扣押或要求加害人交出性影像、下架放置境外網站性影像,更不足的是沒有法令可禁止加害人散布或再度散布性影像。
孫友聯指出,公益揭弊者保護法於立院第九屆功虧一簣,本屆目前朝野已先後提出數個版本待審,卻遲遲等不到行政院版本併案審查而導致立法延宕,呼籲儘速將草案送交立院,以利完成三讀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