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續運作 促轉會:已建置1萬4946筆資料

促轉會今日表示,目前累積建置了1萬4946筆威權時期政治案件受裁判人資料,已經全面開放下載。(促轉會提供)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行政院促轉會將於5月底任期屆滿結束,「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未來將由國家人權博物館持續維持運作。促轉會今日表示,目前累積建置了1萬4946筆威權時期政治案件受裁判人資料,已經全面開放下載。
促轉會指出,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是以威權時期軍事審判的受裁判人為單位,彙整起訴書、裁判書、決策公文等重要決定,每一筆資料都依序呈現出經歷了軍事審判的決策過程,並有「審判流程圖」可以查看。
促轉會研究,已對既有資料進行各種統計,包括受裁判者的性別、年齡等人口背景組成,被判的刑度、依據的法條等判決內容,以及決策者職位、所屬單位等威權體制描繪。有將近一半的政治案件受裁判者,被起訴時還不到30歲。
此外,據促轉會調查,情治機關仍存在超過900卷威權統治時期的偵訊影帶,尚待清查與徵集。依調查局檔案載明,1986年間,調查局第六處至少存有900多卷與重大政治案件相關的偵訊錄影帶,並且曾為此制定保管辦法。
促轉會指出,對照檔案局目前所典藏政治檔案中的影音資料多為錄音帶,錄影帶數量不多,屬於偵訊類型者恐更少見。其中,相關影帶的剪輯和宣傳規劃,除情治機關參與外,亦包括行政院新聞局、青輔會、救國團、國民黨工作會組織,如海工會、文工會、青工會、社工會等。
促轉會強調,這一類影音資料,不僅對於還原歷史真相有所助益,也能豐富國家檔案典藏的多元性,建議未來檔案局應併同威權統治時期其他情治機關,如國安局、警備總部、警政署、憲兵指揮部、政治作戰局、情報局等機關,針對影音類政治檔案,持續進行機關清查與徵集。

促轉會指出,調查局等情治機關仍存在超過900卷威權統治時期的偵訊影帶,尚待檔案局未來進行清查與徵集。(促轉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