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無國界記者主席:「芬蘭化」或許能成為台灣的發展方式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法國總部主席韓石(Pierre Haski),接受龍應台基金會邀請本月10日於台北沙龍以「非自由民主的時代到了嗎?」為題發表演說。韓石認為除非台灣主動改變現況,中國不會採取武力措施;而依附於強鄰的「芬蘭化」外交政策將有可能是一種方式。(記者廖振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無國界記者組織(RSF)法國總部主席韓石(Pierre Haski),接受龍應台基金會邀請本月10日於台北沙龍演講,以「非自由民主的時代到了嗎?」為題發表演說。根據《上報》專題報導指出,韓石表示兩岸的關係「非常複雜」,目前經濟議題勝過政治層向,韓石認為除非台灣主動改變現況,中國不會採取武力措施;而依附於強鄰的「芬蘭化」外交政策將有可能是一種方式。
根據《上報》專題報導,韓石於法國《新觀察家》(L'Obs)週刊有撰寫關於國際觀察的專欄,韓石認為台灣與中國的關係相當複雜,與香港情況並不相同。「台灣的民主制度顯然是雙邊體制的一大異處。」,韓石又說「我想台灣應該珍惜並培植自己的民主,因為這絕對有助於兩岸力量的平衡。」
韓石表示,台灣與中國之間將會持續下去目前的局勢,直至找到某種平衡的方法;其中「芬蘭化」(Finlandization)或許可以成為台灣未來的外交政策發展。僅管這個「芬蘭化」曾具貶義,二戰期間鄰近強權蘇聯的芬蘭力抗武力入侵後,為保有國家內部的獨立性、政治體制,同意跟隨蘇聯的外交政策,即為轉成為屬性的地位。韓石強調:「但最後蘇聯解體了,而芬蘭依然存在,並且是一個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