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一休害的? 花蓮風災重建 進度緩慢
花蓮縣193縣道月眉路段從去年颱風受損後到現在都未動工修復。(記者王錦義攝)
〔記者王錦義/花蓮報導〕去年颱風季節造成花東多處道路損壞,花蓮縣議員莊枝財在議會質詢時質疑縣府執行力不佳,以縣府提供的表格指出截至4月底完工率僅14.51%,但縣長傅崐萁當場反駁是中央給的錢太少,送6億只核定2億多下來,加上今年受一例一休影響,造成廠商成本增加,發包不易,沒有營造廠願意投標,工程屢屢流標,希望議員要幫花蓮人講公道話。
國民黨籍縣議員何禮臺今天質詢時就出面力挺縣府,強調花蓮總發包率為74.73%,「講數據,求真相!」何禮臺認為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傳遞不實資料,說花蓮執行力低絕非實情,使縣府蒙受不白之冤。他說,7月尼伯特颱風、9月莫蘭蒂、馬勒卡及梅姬颱風與10月豪雨所造成的災害,相關復建工程都在執行,其中尼伯特颱風花蓮縣發包率100%,莫蘭蒂、馬勒卡及梅姬災修工程花蓮縣發包率66.43%,花蓮縣的總發包率為74.73%,都優於台東;而吉安、新城都零補助。
對於何禮臺幫忙縣府說法,莊枝財相當不以為然,他說,花蓮人要看到的是災後重建完工「有條安全回家的路」,不是在那裡講發包率很高,但現場動都沒動來矇騙民眾,像是193縣道月眉段都沒動,所有表格、數字都縣府給的,質詢有憑有據。而中央救災重建工程,就是針對緊急、受風災損壞的道路、公共設施等進行搶救,中央錢很快在去年底就核定,但縣府至今完工率只有一成多,像是黑暗部落的產業道路,到現在都還沒有搶通,有日本團要進去旅遊而進不去。
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許傳盛說,因接獲許多民眾陳情,擔心汛期又要來臨,原災害路段卻未動工,像是縣道193月眉路段、瑞港公路、黑暗部落產業道路等等,都未完工恐造成更大災情,因此就災修後完工率進行關心與協助,一切實事求是,以民眾福祉為最大依歸,政府一體,中央與地方應共同營造合作關係,絕非相互對立。
許傳盛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也了解花東工程執行能量有限,雖案件量多出花蓮3倍的台東縣,發包完工率截至4月底有24.33%較花蓮14.51%高,但仍有許多未執行案件,隨著汛期將至,即使復建工程無法全部完工,也希望縣市政府能先行補強結構或搶通道路,避免大雨再來時,災情持續擴大,也讓地方居民有通行便道,減少產業損失。
東服中心指出,花蓮縣政府向行政院申請協助災後復建經費共提出156件總額約6億5千多萬元,各中央主管機關會同公共工程委員會及縣府現地勘查,針對抽查案件是否符合公共設施災後復建工程經費審議要點、施作工法妥適性與經費合理性等進行審查,發現其中許多項目不符災後復建補助原則,像是新建擋沙海堤、新建排水溝、擋土牆等,因此未全數通過,最後核定2億9千多萬。
而吉安鄉「自強路雨水下水道災修工程」核定660萬經費、新城鄉「105年梅姬颱風七星潭暨兩潭兩鐵自行車道災後復建工程」核定301萬經費,東服中心指出,雖因「不符災後復建原則」、「原編列經費多於花蓮縣政府參考單價」等原因而有所調整經費絕非零補助,縣府與何禮臺指控中央零補助與事實有所誤差;而對於其他不符災後復建補助原則,例如屬搶災搶險範疇、年久失修、重複提報、地點屬國家公園及林務局等部分,東服將繼續協助地方向中央專案爭取經費。
花蓮縣議員莊枝財以縣府提供的數據質疑花蓮災後重建進度慢,完工率僅有一成多,比台東縣還低。(記者王錦義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