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產量銳減 盤商展開「搶梅大戰」
南投縣農會展開「廠農合作契約」計畫收購青梅,但因貨源不足,十分頭痛。(記者謝介裕攝)
〔記者謝介裕/南投報導〕在寒、雨害雙重影響下,青梅產量創歷史新低,南投縣農、商兩大青梅收購體系,均面臨「無梅可收」的窘況,罕見地上演「金錢」與「情理」青梅收購攻防戰。
南投縣梅樹種植面積達一千八百多公頃,集中在信義、水里、仁愛及國姓四鄉鎮,平均年產量約一萬八千噸,但今年氣候格外異常,產量減少七成以上,初估總採收的數量約在五千噸左右。
據透露,為了搶貨源,從小盤商至大盤商,均祭出「金錢」攻勢,往年青梅在市場收購價,平均每公斤約十元左右,今年每公斤至少二十元起跳,品質好的更突破三十元大關,藉此高價收購方式達到籠絡人心的目的。
身為基層農會龍頭的南投縣農會,十六日也啟動「廠農合作契約」計畫開始收購,並展開清洗、鹽漬等釀製作業,儘管每公斤保證價格十七元,較去年十三元增加四元,但首日只收到二十噸,不如預期。
南投縣農會總幹事曾明瑞表示,前幾年,青梅盛產,價格一度探底,每公斤只剩七元左右,但農會仍以每公斤十三元保證價格收購,對梅農可說是「仁至義盡」,呼籲梅農勿短視近利,踴躍配合「廠農合作契約」機制,還是比較有保障。
若因梅農投機,致無法達成收購目標,恐衝擊該契約機制,萬一日後青梅行情又崩盤,無此機制穩定行情,吃虧的恐怕還是梅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