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財政黑洞 新臺華輪擬委外經營

臺華輪一年虧損五千萬元,新臺華輪必須由澎湖縣政府自負盈虧,因此傾向委外經營。(記者劉禹慶攝)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澎湖各界爭取逾十年的新臺華輪建造案,行政院核准十八億元到位,由於新輪建造附帶條件為澎湖縣政府自負盈虧,縣長陳光復擔心成為縣庫財政黑洞,因此傾向委外經營,並召開說明會,廣聽各界意見,希望達到收支平衡。
航行高雄至澎湖定期航班的臺華輪,自七十八年投入營運後,至今已超過二十五年,新臺華輪的建造經中央核定補助十八億元,但最大的問題是附帶條件為縣府自負盈虧,以目前臺華輪的營運一年約虧損近五千萬看來,要新船達到損益平衡,是一大挑戰,因此新船的設計、船速、舒適度及後續的營運計畫非常重要。
尤其新臺華輪不是一般客輪,它具有冬季澎湖海上對外交通的運輸功能,是政策性航線,可是要新船能在冬季安全航行,強度必須足夠,噸位就不可能小,速度又得快到讓乘客滿意,油耗的支出就不是澎湖縣政府能負擔,且新臺華輪必須具備車輛駛上駛下功能,不但澎湖縣政府面臨自負盈虧的沉重壓力,也考驗設計廠商的功力。
澎湖縣政府旅遊處表示,根據目前新臺華輪設計案,新船全長一百三十公尺,寬度十八.五公尺,噸位一萬噸,七百二十個座位,可搭載摩托車四十部、自行車二十部、大客車一輛,以及八十四輛轎車及十呎貨櫃三十二只,極速二十七節,經濟航速二十五節,由於造船和營運都不是縣府的專業,因此縣府將優先尋找潛在營運廠商,再視廠商的營運需求,全面檢討新臺華輪的建造案,並以一○七年投入高澎航線營運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