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仔窩遺址文物 縣府覓地保存
2015/03/12 08:00
徐永煌:留通霄展出
〔記者蔡政珉/苗栗報導〕西濱快速道路白沙屯段至南通灣段工程,日前發現新石器時代的「店仔窩遺址」文物,出土一百多件陶片及石器,讓人大開眼界。縣長徐耀昌昨天到場會勘,指示選擇適當地點,保存珍貴文物供欣賞。通霄鎮長徐永煌也表態,希望爭取將古文物保留在通霄。
上百件石斧陶片出土
文物出土地點位於台一線縱貫公路東側緩坡、白沙屯公墓西緣。公路總局去年施工挖到歸類在「紅毛港文化」類型的店仔窩遺址,委託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團隊試掘,已挖出石斧、石核、石片及陶器類的圈足、陶片及繩紋陶器等文物,數量超過一百件,還有工地仍待挖掘。
徐耀昌昨天在中研院研究員劉益昌、徐永煌等人陪同下到場了解,並討論文物保存對策。考古團隊認為,目前出土的文物可交由縣府保管,而西濱道路工程未經過的遺址部分,將現址保存。
徐耀昌指示國際文化觀光局,研擬利用現有庫房、場地,並向行政院文化部提報「苗栗縣遺址文物庫典藏空間計畫」申請經費,妥善保存出土文物。
劉益昌說,出土文物顯示出,遺址上的先民除了懂得農耕、捕魚,從陶器也可發現,當時的先民與外界早有往來,見證了距今三千三百至四千五百年前的人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