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短暫陣雨

臺北市 18-20 ℃

燈王走進「巷仔內」 阿公阿嬤做花燈

昨七、八名北科大學生教導當地長輩做桃子燈籠。(記者蕭婷方攝)

昨七、八名北科大學生教導當地長輩做桃子燈籠。(記者蕭婷方攝)

2015/03/04 08:00

〔記者蕭婷方/台北報導〕昨為「巷仔內」工作室成立滿一年零一天的日子,適逢元宵節期間,一群甫獲台北燈會大專社會組燈王的台北科技大學學生,到大稻埕工作坊來教導在地公嬤,進行簡易手製花燈製作教學。狹小的巷子內、老舊房舍半開放的空間,一下午都充斥著歡樂的笑聲;而做好的花燈,也將在三月二十九日燈節當天「回娘家」。

老人家努力將鐵絲折成水滴狀,年輕人協助以塑膠繩固定,「祖孫」二人通力合作,一個桃子型燈籠雛型就逐漸形成。去年九月大稻埕社區營造基地—「巷仔內」工作坊,特地請來當地耆老教導一群年輕學生做花燈,還自籌十萬經費協助學生參加台北燈節比賽,結果一舉得到大專社會組第一名,這群年輕人昨日下午便重回「啟蒙地」,教導當地長輩做桃子燈籠,回饋社區。

李心主說,很少有機會與「公嬤」接觸,做燈籠過程,聽到長輩分享童時的奶粉罐燈籠,還首次聽到因「花燈」台語諧音與「添丁」類似,古早想生小孩居民家門口就會掛起花燈的趣談,笑說自己是「與公嬤教學相長」。

「巷仔內」負責人呂大吉表示,工作坊致力於大稻埕地區現況調查與推廣規劃工作,目標是發展、再造大稻埕歷史街區發展,成立一年以來,社區居民每到下午就會自發性前來,現已逐漸成為在地鄉親生活的一部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