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洲李宅 見證先人奮鬥史
蘆洲李宅大門門檻不可踩踏,象徵對於主人的尊敬。(記者李雅雯攝)
記者李雅雯/專題報導
新北市蘆洲區中正路巷內的蘆洲李宅,為一座三落大厝,其有九廳六十房一百廿門,這棟宅子裡曾同時間住著兩百多人,大門進入後愈來愈高的廳堂、廂房門開面對面、中廳兩側的家族庭訓,蘆洲李宅不僅見證一個遷台家族在這塊土地落地生根的奮鬥過程,更是對生命和親情樸實提醒的具體延續。蘆洲李宅在李氏家族的奔走努力下,於民國七十四年由內政部核定為三級古蹟(修法後為直轄市定古蹟),成為私有民宅登錄為文化資產的全國首例。
三落大厝 曾同住逾兩百人
蘆洲李宅的李氏家族,原籍在福建省,其先祖李正一在清朝乾隆年間隨移民潮到台灣開墾,自此落腳蘆洲一帶,成為李氏家族在台灣的第一代。李氏族人務農耕作、簡易經商、考取科舉功名,累積社會地位聲望,成為蘆洲大戶人家,清朝光緒年間蘆洲李宅大致完成興建樣貌,維持迄今。
李氏家族遷台第五代李友邦(一九○六年—一九五二年),在一九二一年加入台灣文化協會,後赴對岸就讀黃埔軍校,成為民初首位台籍將軍,籌組「台灣義勇隊」、「台灣少年團」等組織,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對日抗戰。李友邦在戰爭結束後返回台灣,後在白色恐怖時期遭誣陷而被槍斃身亡。因此蘆洲李宅又稱作「李友邦將軍紀念館」,要讓這位抗日志士的故事流傳下去。
登錄古蹟 喚起文資被重視
「一個建築會影響一個家庭的氛圍,蘆洲李宅有九個廳、六十個房,格局方正、四通八達,不同於一般建築,李宅特別的是其內護龍和外護龍門相對,廂房打開門後就是面對面,不管怎麼吵,早上一定要打招呼,家人沒有隔夜仇,彼此間的溝通很好。」蘆洲李宅古蹟維護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簡秋燕如此說道。李氏家族間緊密的聯繫感在一同生活的宅子裡建立深植,也種下將祖厝列為文化資產的共識種子。
簡秋燕表示,對於李氏族人來講,李宅是祖輩們艱辛地蓋起來,在族人陸續搬離李宅後,仍盼望這棟宅子可以留下,不會因為都市開發而被拆除。李友邦的妻子嚴秀峰遂成為家族意見整合的橋樑,蘆洲李宅在民國七十二年提出申請;民國七十四年公告為三級古蹟。
登錄為古蹟,然後呢?簡秋燕說,早期文化資產保存的配套措施並不完備,古蹟在指定後缺乏保護配套措施,房子繼續崩壞,沒有經費修繕,更無法維護管理,嚴秀峰持續努力,上萬言書給政府、寫計畫書找經費,漸漸喚起文資被重視。民國九十五年,在蘆洲李宅古蹟維護文教基金會的堅持下,蘆洲李宅終以活化的立場開館,把門票收入回饋在古蹟維護上,經過許多時間嘗試舉辦不同的活動,終於打出口碑。
李氏族人李樺在民國六十七年搬離李宅,他說,能夠為社會留下那個時代的資產,是全家族共同的期待,看到保存下來的現貌和當時沒有太大差別,對此感到高興且欣慰。對這個家族的子子孫孫來講,擁有這份產業就不會散掉,因為祖先就在這裡。
中廳庭訓 留傳歷史好名聲
蘆洲李宅的中廳寫著庭訓,「一般心而友弟兄必恭必敬;兩件事以傳孫子半讀半耕」,意思是,期待孩子在生活上要耕讀並重,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同等重要,孩子們要敬重倫常,因為家和萬事興才是根本。橫批「傳世惟青簡,留耕有丹田」,傳給後世子孫的是青簡書冊,還有在歷史上的好名聲;留給孩子耕種的除了有形的田產,還有一片善良的心。每個到訪蘆洲李宅的訪客或家庭,必定會走過中廳,每次穿越都能聽見這棟建築對生命和親情最深刻的提醒。
古宅中廳庭訓是對族人的提醒。(記者李雅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