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未見》滿州外海 紅目鰱大出

俗稱「鹽光(嚴公)仔」的紅目鰱,近期在恆春半島東部海域大量出沒。(記者蔡宗憲攝)
〔記者蔡宗憲/恆春報導〕俗稱「鹽光(嚴公)仔」的紅目鰱,近期在恆春半島東部海域大量出沒,龐大捕獲數量是十多年來首見,不少漁民都趕著出海賺外快,「吃過鹽光仔了嗎?」也成為恆春最近最熱門的話題。
「鹽光仔」學名叫大棘大眼鯛,在東港以北的海域是常見經濟魚種,早年在恆春半島東海岸常有機會捕獲,但近十多年來僅有零星捕獲紀錄,沒想到自上月底以來,滿州九棚、港仔外海出現魚群爆發,漁民爭相走告,個個滿載而歸。
對於「鹽光仔」突然大量出現,魚類專家何宣慶表示,大棘大眼鯛主要是棲息於沿、近海礁區一、兩百公尺深的水域,主要以甲殼類及小魚等為主食,大量出現可能是天敵物種消長、海域食物吸引,甚至是海潮牽引都有可能。
一夜捕逾40公斤 日賺萬元
當地鍾姓漁民說,漁民大多駕筏出海夜撈,利用鹽光魚聚光生態,傍晚帶著照明設備夜釣,每天都能捕獲四十公斤以上,每公斤賣價約兩百五十元,漁民一天就能賺進萬元以上。
鹽光魚肉質細嫩唯魚鱗很難處理,食用時大多連皮一起剝除,油炸、煮味噌或薑絲湯皆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