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時陰

臺北市 13-18 ℃

廟樹千鳥棲/ 鳳邑代德宮 鳥況神氣活現

代德宮旁幾棵大樹住有大批鳥群。(記者王榮祥攝)

代德宮旁幾棵大樹住有大批鳥群。(記者王榮祥攝)

2013/03/04 06:00

〔記者王榮祥、蘇福男/鳳山報導〕鳳邑牛寮代德宮兩側樹上住著數千隻鳥,每天大清早廟方鐘響後群起離去,傍晚太陽下山時陸續返回,儘管鳥聲嘈雜、鳥糞滿地,廟方與周遭居民卻多已習慣,廟方更將鳥群視為伴隨神明的天兵天將。

老廟老樹 鳥群棲息數十年

鳳邑牛寮代德宮位於鳳山區南成里、緊鄰紅毛港遷村社區,供奉神明包括順天聖母與各府千歲,該廟相傳有三百年歷史,原本只是一座小型廟厝,因香火鼎盛、數度改建,如今已成地方信仰中心之一。

代德宮兩旁有數棵大榕樹、樹齡與廟史相當,每棵樹上都有鳥群、粗估數量達一千至兩千隻,鳥群每天凌晨四時卅分許,在廟方敲響晨鐘後即會離去,傍晚五時前後陸續返回,數十年如一日,已成該廟特色。

鳥群還分為數個族群,有斑鳩、喜鵲、麻雀、白頭翁、青鳥等,各有各的領地、相互依存。

鳥糞鳥叫聲驚人 民眾很習慣

廟方指出,鳥群聚集難免會影響周遭環境,尤其熱鬧的鳥叫聲與滿地鳥糞,可能讓人無法接受,但廟方與周遭民眾多已習慣,甚至因應鳥群作息而調整休憩時間。例如在樹下乘涼、下棋者,太陽下山前就會解散,而鳥群也很有規律,傍晚返回樹叢後的鳥鳴聲,約晚間七點後自動停止。

廟方人士形容鳥群像是伴隨神明的天兵天將,也讓廟宇環境更有生氣,很歡迎鳥群常駐,人鳥一起快樂生活。

都會區鳥類聚集 鳥會也感意外

高市野鳥學會總幹事林昆海表示,在人口稠密、公園綠地較少的都會區,廟宇、公園甚至行道樹都是鳥類選擇棲息的最佳處所,他說,去年平日車水馬龍的博愛路一排樟樹行道樹,入夜後竟然聚集數百隻白鶺鴒棲息,連鳥會人員也感到十分意外。

鳥群每日傍晚太陽下山前後會陸續返回樹上。(記者王榮祥攝)

鳥群每日傍晚太陽下山前後會陸續返回樹上。(記者王榮祥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